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社会主义

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发展的几个问题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4-09 10:39:54

关于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发展的几个问题

聂运麟

[内容提要]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发展也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演进、类型及历史作用,正确处理与各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流派 演进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发展出现了复杂的局面: 有的社会主义流派已经或正在淡出历史舞台,有的社会主义流派的实力相对削弱了,有的社会主义流派获得一定的发展,还有新的社会主义流派产生了。在此情况下,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演进,怎样判断其类型及其历史作用,并正确处理与各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流派是社会主义的不同思潮和政治派别,它涵盖理论、组织和实践三个层面。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依据其社会主义理论并依托一定社会组织形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构成了广义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文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革命运动的涨落以及社会主义流派的兴衰这三个变量,将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历史演进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流派在工人运动中占统治地位( 1848 年以前)

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政治思潮,早在约 500 年前就已经出现。最初的社会主义受道德义愤和主观幻想的支配,“乌托邦”成为其重要的精神表达方式。然而现实的社会运动不断动摇乌托邦的种种假设和幻想,并引导人们去探索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阶级利益的局限,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便提出了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变革方案,有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等。这些方案在探索社会主义的方法、道路和模式等诸多问题上各不相同,呈现出一幅派别林立的社会主义历史画卷。

19 世纪 40 年代,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已进入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均发展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工业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在此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逐步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然而,科学社会主义在一段时间里,只“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占统治地位的是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1848 年的革命风暴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它给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 “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以致命的打击”并使其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统治工人运动的时代结束了。

第二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巴黎公社革命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破产(1848-1871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1852 ) 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8 年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在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18641876) 。它不同于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国际性的工人联合组织,成分比较复杂。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理论疏导,终使第一国际逐步克服了蒲鲁东主义、布郎基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工联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流派的影响,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871 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英勇尝试。同时,公社又是“旧的、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坟墓”,它宣告了蒲鲁东主义和布郎基主义的彻底破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三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18711914 )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新发展,工人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为未来革命作和平准备”的阶段。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勤奋工作,欧洲到处都建立了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这些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创办自己的报纸,建立工会、合作社和教育机构等,维护了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经济权益。在工人运动获得新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和工会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二国际( 18891914 ) 建立了起来,“马克思学说在工人运动中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与此同时,在 20 世纪初俄国革命的高潮中,列宁主义诞生了。然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各种自由派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下复活起来,从而形成为被列宁称为“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各种思潮和流派。

第四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工人运动分裂成为两大政治派别( 19141945 )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又引发了革命运动的高涨。在战争与革命面前,第二国际分裂为以列宁为首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派和以伯恩施坦、考茨基为首的社会民主主义派。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世界革命的高潮中,列宁亲手缔造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19191943 ) 。它不同于第二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第三国际帮助世界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建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然而,到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巨大的困难,联共( ) 党内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世界革命等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从布尔什维克党中分裂出了托洛茨基主义。这样,在工人运

动中就形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两大政治派别,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三方相互斗争的格局。

第五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凯歌行进与发展受挫,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的新发展 ( 1945199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发展成为多国胜利。社会主义的“凯歌行进”使整个世界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而不利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极大地增强了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其他社会主义流派黯然失色。然而,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日益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革命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在此情况下,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各国共产党开始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欧洲,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出现了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 70 年代中期,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三国共产党共同提出了不同于十月革命道路和苏联模式的“欧洲共产主义”。在亚洲,中国克服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严重困难,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束缚,坚定地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其所谓“改革”中连连失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科学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与此同时,民主社会主义积极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了自己的理论与策略,其所倡导的福利国家制度在北欧和西欧国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因而在两大社会主义流派的较量中获得了暂时的优势。

第六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发展,民主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变革,世界社会主义各主要流派走向共存相容( 1991 年—21 世纪)

苏东剧变以后,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执政的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艰难的改革和开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实现了变革与转型,已经从过去由一个国际中心指导、走唯一革命道路、建设唯一社会主义模式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变成为由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发展道路,开展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主流,并呈现出多样性、渐进性和大众性的发展趋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低潮中奋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社会主义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纲领并付诸实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由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主义严重泛滥,造成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在此情况下,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和 70 年代就已先后产生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盛起来。

面对国际垄断资本在“新自由主义”旗号下对发展中国家的疯狂掠夺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在拉丁美洲国家产生了“21 世纪的社会主义”,在

南亚国家,早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毛主义及其运动得以加强。同时,在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运动中,托洛茨基主义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当今社会主义流派多彩纷呈的局面。

苏东剧变后,在国际垄断资本掀起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的高压下,各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对立程度有所缓和。一年一度的“圣保罗论坛”会议的举行,以及纽约、伦敦、莫斯科、北京等地社会主义者国际会议的召开,欧洲左翼联合政党的建立等,为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之间的交往和改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中国共产党也为改善与社会民主党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政党和组织的关系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各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对立关系日益被打破,并逐步向着建立正常关系的方向发展。

二、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演进的社会历史根源

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上述发展和变化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推动其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第一,社会主义流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

在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演进的多种因素中,最基本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获得解决,它时而尖锐,时而缓和,并使社会不断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日益扩大,社会缺乏公平、正义。在此情况下,贫苦的劳动群众、日益增多的失业者、由于跨国垄断资本而破产的中小资产者等,便要到资本主义制度之外去寻找出路,社会主义便成为他们理想的制度选择。第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阶级结构的新变动,为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社会基础。

二战以后,特别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兴起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各方面的实力,使垄断资本有可能在不损害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从其超额垄断利润中拿出一小部分来提高普通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以安抚正在兴起的和可能兴起的工人运动,资本主义的这一发展趋势使与社会福利制度有关的社会主义流派( 如民主社会主义) 流行起来。同时,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也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的转变,中间社会阶级的数量扩大了,他们既不满足于现状,又不希望有大的社会变动,正是这部分人成为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存在和发展的一个社会基础。

第三,“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激化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为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获得较为广泛的推行。“新自由主义”者推行“三化”( 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 、“三否定”( 否定公有制、社会主义和国家干预) 和“一体化”( 超级大国主导的全球一体化) 的政策。这种政策的早期实施可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暂时发展,但其最终结果却是使国家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频发,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收入不公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这就深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社会各阶级之间矛盾激化,特别是使劳资矛盾激化,从而为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拉丁美洲是“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正是在这里,左翼社会力量迅速发展起来,“21 世纪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它是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另一种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也正是在反对“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化的过程中,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等也获得一定的发展。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和失误,都对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演进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在 20 世纪的辉煌成就,使社会主义成为被压迫、被剥削人民替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必然的社会选择,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又为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

20 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使社会主义从科学的理想变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使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发展成多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极大地坚定了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亚洲、非洲的民族社会主义、南亚的毛主义和拉丁美洲的“21 世纪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在不断扩大的表现。

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重大失误,又为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20 世纪科学社会主义有过重大的失误,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相对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原有优势大为流失: 其一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错误,使社会主义阵营最后走向分裂; 其二是苏联领导人把改革错误地引向了改制,最终导致苏联东欧的剧变。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特别是苏联东欧的剧变,极大地削弱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从而为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发展提

供了新的生存空间。有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正是以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的,如民主社会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

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类型及特征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从指导思想、社会成分和基本政治态度看,可以大致分为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社会主义派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即科学社会主义派系。科学社会主义政党可划分为执政与非执政两大类: 五个执政的共产党正在建设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非执政国家的共产党由于其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的某些差异,又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对列宁主义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 其二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认为列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南非等大多数国家共产党的社会主义; 其三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主义的思想指导,认为毛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如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共产党的毛主义派别的社会主义。

第二,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派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社会主义流派的成员主要是工人阶级和中间群众,但其指导思想却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多种混杂的思想体系,如托洛茨基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 其二,社会主义流派的主要成员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个方面的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演绎,形成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弥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不足或缺陷,但他们与工人运动和其他社会运动缺乏制度性的联系,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如生态社会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等; 其三,社会主义流派的主要成员是发展中国家中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政治思想家,他们把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内容相结合,形成为具有发展中国家特点的社会主义流派,如亚、非民族社会主义和拉美的“21 世纪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虽然具有多种不同的派系和类别,但在世界政治的总体框架中,他们却同属左翼政治力量,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所有社会主义流派,或直接产生于马克思主义、或从马克思主义中分离出来、或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均不采取绝对排斥的态度,并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一定的认同和尊重,但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程度和运用的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所有的社会主义流派,无论其指导思想、社会成分、政治态度有多大的差别,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有严重弊病,对资本主义持反对或批判的态度,但在反对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程度和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所有的社会主义流派,均把社会主义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的制度选择,但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上、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第四,所有社会主义流派,都把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平等、消除贫困和实现公平正义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但在对上述价值追求的理解和实现价值追求的途径上有很大的不同。

四、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历史作用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有其一定的历史作用。科学社会主义流派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已经被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所证实。而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作用则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从广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看,当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多彩纷呈,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在总体上扩大了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特别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期,它高举批判资本主义的大旗,坚持社会主义是替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制度选择,并有一定的群众的追随和行动,这无疑可以看作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向复兴的一个信号,但却是一个通过折射发出来的信号。同时,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的组织还存在着在革命高潮时期的一定历史条件下,转变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组织的可能性。如在十月革命后的革命高潮时期,欧美不少国家的社会党加入第三国际,改名为共产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革命高潮时期,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社会党最后都转变成为共产党;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巴的“7·26”运动,早期主要是在何塞·马蒂思想影响下兴起的反对亲美独裁者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革命成功后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最后,在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的理论和组织的纲领中,也包含有被实践证明是合理的或科学的成分,可以为科学社会主义所借鉴,如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治国理政经验、市场社会主义对市场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模式的多种探索、生态社会主义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探索,以及托洛茨基主义对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等。

另一方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也会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它模糊了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界限,使广大劳动群众受到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这就会阻碍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国际垄断资本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的高压态势下,也存在着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转变成为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可能性,如苏东剧变时期的意大利共产党最终转变为左翼民主党,而绝大多数中欧、东南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最终转变成为社会民主党,出现了整性体的社会党化,等等。

五、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面临的挑战

当前,同属世界政治左翼的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发展均面临严峻的挑战: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被边缘化的状态没有得到改变; 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支持率也在下降; 托洛茨基主义在西欧国家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无足轻重; 尼泊尔毛主义共产党已经参与政权,但整个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发展前景仍然不明朗; 拉美的“21 世纪社会主义”也面临缺乏领军人物、指导思想不明确、组织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等等。

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发展长期面临困难局面有一定社会历史原因。其一,苏联东欧剧变给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打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主要社会主义流派所受到的伤害至今还没有完全复原。其二,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革命使阶级结构发生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工人阶级所占的比重下降,传统产业的工人阶级在萎缩,新兴产业的工人阶级数量在增加,复杂多变的中间阶级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人们的政治意识也随之“中性化”,这就冲击了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其三,“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垄断资本的团结和力量,而世界左翼的力量基本处于分散状态,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不利于社会主义流派的发展。其四,在日益加剧的困难面前,各社会主义流派内部在理论、策略和组织问题上的纠葛不断,陷入内部纷争,团结 和统一存在严重问题。

面对严峻的挑战,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策略; 加强组织的政治开放度,以扩大其政治思想影响; 强化组织的民主化建设,发挥基础组织及成员的作用; 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变革信息传播方式等。

六、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社会主义流派的关系

170 年的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演进历史表明,尽管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纷繁复杂,潮起又潮落,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起主导作用的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今,如何处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每当一个旧社会制度将被一个新社会制度所取代时,总会不断出现各种不同的政治思潮和派别,来规划取代旧社会的方案和建立新社会的蓝图。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所取代是这样,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是这样,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仍然是这样。说到底,各种思潮和流派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是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所以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长期共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取决于人们的好恶。

对现存于世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科学社会主义政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要面对现实; 二要正确对待。

面对现实,就是要承认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承认其代表了一部分社会阶层的利益和愿望,承认其理论和政策主张有其合理的甚至是科学的成分,承认其有积极的历史作用的一面。

正确对待,就是要辩证地对待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肯定其他社会主义流派有其正面的和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同时又要认清其思想政治体系中存在的严重弊病,不为其错误思想所干扰,对其反共、反科学社会主义的言行,则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批评和斗争。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关系的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政党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及其政党和组织关系的基本准则。因为当代世界各社会主义流派,都是依托于一定的政党而存在。我们既然可以与世界上一切合法存在的政党( 包括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政党) 发展相互关系,就没有理由不与世界各社会主义流派的政党发展相互关系,只要对方也愿意发展这种友好关系。

对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是非曲直,不提倡开展理论上的辩论或争论。邓小平在谈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歧时指出: “不要求回答,也不要辩论,可以各讲各的,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更加扎实的基础上前进。”因为理论不是检验理论是非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是非曲直,都必须经受长期的实践检验,经受得住检验者昌,经受不住检验者亡,这就是历史的法则。邓小平在谈到“欧洲共产主义”问题时指出: “欧洲共产主义是对还是错,也不应该由别人来判断……而只能由那里的党、那里的人民,归根到底由他们的实践做出回答。”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正确对待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及其政党和组织的基本态度。

历史的经验已经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是“少数人的运动”而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共产党和工人党应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及其政党或组织的关系,以便将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团结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组织成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革命大军,去争取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注释:

①③《列宁选集》第 3 版第 2 卷第 305306 页,第306307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6 卷第 228 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92 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19 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6 年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