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转入低潮的几点思考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4-01 12:02:15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转入低潮的几点思考

李景治

[内容提要]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潮逐渐转入低潮的原因和教训,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国际大环境的深刻变化缺乏清醒认识和有效对策: 认为资本主义矛盾重重,却忽视了西方国家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统一的政治军事体系; 重视同西方国家的军事对抗,却忽视了它们的和平演变政策; 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却忽视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民主化三大浪潮的兴起; 认为资本主义处于总危机中,却忽视了它长期稳定发展; 看到战争危机,却错过了和平发展的机遇。苏联模式难以持续解放生产力,调动人们的政治积极性,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苏联东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探索徘徊不前,国际共运的分裂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从高潮转向低潮。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 低潮 国际共运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潮逐渐转入低潮,从高峰跌入低谷。其原因何在? 要实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应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战后国际大环境的深刻变化缺乏清醒认识和有效对策

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进入高潮,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表面上呈现一派大好形势,但国际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使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社会主义国家盲目乐观,对这一点严重估计不足,也缺乏应有的警觉、防范和有效对策。

第一,认为资本主义矛盾重重,却忽视了西方国家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统一的政治军事体系。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而其彼此之间却长期处于和平状态,没有战争,这就使西方各国能够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1949 年“北约”建立,此后美国又同日、韩等签订军事同盟条约。这样,西方国家就在欧、亚两大洲建立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同盟体系,从而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战略包围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的政治军事同盟都由美国主导、一致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完全确立了在整个西方的霸主地位,而其他西方国家也都承认并服从美国的这种领导地位,这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严峻挑战。朝鲜、越南战争之后,东西方之间虽然没有战争,但实际上长期的“冷战”状态却大大遏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用于加强军备,苏联不得不同美国大搞军备竞赛。这就影响乃至拖垮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冷战”的高压态势和恶劣的国际环境,使任何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都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

第二,重视同西方国家的军事对抗,却忽视了它们的和平演变政策。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同时,它们又利用自己在意识形态、新闻传播、思想渗透等方面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政策。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没有搞垮苏联,但和平演变政策却在逐渐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使其内部逐渐发生变化。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慢慢为一些人所接受和推崇,乃至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中,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

第三,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却忽视了世界三大浪潮的兴起。

其一,新科技革命浪潮。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以原子能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就已出现,到 20 世纪 70 年代又出现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新科技革命浪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美国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欧洲和日本紧紧跟上。苏联在原子能的利用及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方面并不落后,但由于体制的制约,逐渐跟不上信息技术革命进展的潮流。在新科技革命浪潮所涉及的不少领域,苏联都逐渐处于后进状态。这就使它的经济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动力,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其二,经济全球化浪潮。经济全球化以西方大国为中心,以大型跨国公司为平台,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二战后由于西方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和“冷战”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基本上被割断,相对“孤立”地发展。不可否认,西方国家不仅经济发达、科技先进,而且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同其经济联系隔断,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被边缘化了。同时,苏联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彼此之间进行分工合作、贸易往来。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毕竟远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难以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体制。这无疑是使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而长期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民主化浪潮。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进程始终没有停止过,但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高潮。“在葡萄牙于 1974 年结束独裁后的 15 年间,民主政权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30 个国家取代了威权政权。在其他国家,发生了威权政权之下的大规模自由化运动。还有一些国家,促进民主的运动获得了力量和合法性。尽管碰到了抵制和挫折,迈向民主化的运动变成几乎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而且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不言而喻,这种民主化浪潮对社会主义国家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扩大社会民主、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民主化进程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明与进步,用不好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西方国家一直美化西方的民主模式,丑化社会主义民主,并力图把西方的民主模式强加给世界各国,这必然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

第四,认为资本主义处于总危机中,却忽视了它会长期稳定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少有的“黄金”期。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并走上一体化发展道路,日本经济创造了快速增长的“奇迹”。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既为它们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冷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为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西方国家虽然仍旧存在贫富差距,但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周期性危机依然存在,但战后几十年中很少发生像 20世纪 30 年代那样的严重危机,难以形成危机导致革命的形势。同时,西方国家进一步推进民主化进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较好地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因此,社会相对稳定,少有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西方媒体对此大加美化。这样,西方国家至少表面上树立了一个富裕、稳定、民主、文明的形象。这无疑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些人甚至盲目羡慕资本主义而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处于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社会主义国家却面临困境,力量对比、制度竞争发生了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第五,看到战争危机,却错过了和平发展的机遇。“冷战”时期,战争危机始终存在。对此保持高度的警觉和防范是必要的。但也应看到“冷战”并不等于热战,反而在东西方之间形成战略平衡,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世界两极格局却相当稳定。这无疑有利于和平发展。可惜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抓住机遇而把主要精力转向改革和发展。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过去我们一直坚持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现在看来“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及时转向推进改革,加速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做到了这一点。

总之,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进入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所面对的挑战、压力和威胁也是前所未有的。对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也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这无疑是后来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转入低潮的重要外部因素。

二、传统苏联模式难以适应新情况、实现持续发展

二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西方国家争取民主与进步的运动不断发展,民族解放运动波澜壮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然而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辉煌是由传统的革命模式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所造就的。苏联模式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与危机、战争、革命的大环境分不开的。但当国际大环境发生变化、转向“冷战”与和平建设之时,苏联模式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其弊端则越来越明显,难以适应新情况,实现持续发展。

第一,苏联传统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难以持续解放生产力。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运用国家权力“剥夺剥夺者”,实现了工商业的国有化,强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使苏俄政府在短期内直接掌握了全国的生产资料,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苏联可以调动全国的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实现工商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过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不能持续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生产力就不会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长期亏损,至今仍难以全面扭亏为盈,都与此有着直接关系。苏联的粮食产量,到斯大林去世的 1953 年,仍旧低于沙皇统治时期的 1913 年。与之相伴的是20 世纪30 年代的大饥荒和粮食长期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中国照搬苏联模式,搞人民公社化,结果造成“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不少人。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十亿人口、八亿农民都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这无疑都与过分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有关。

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计划是必要的,但计划脱离实际又缺乏灵活性,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乃至破坏经济的发展。苏联的计划经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不少部门和领域实行指令性计划。企业没有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缺乏生机和活力。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把市场和计划对立起来,完全排斥市场机制。

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致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纵向相比,人民生活水平或许有所提高,但横向相比,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相比,其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此类问题。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苏联模式的贫穷社会主义怎么可能持久呢?换句话说,长期贫穷是导致苏联模式瓦解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人民没有理由选择并长期支持一个不能给其带来富裕与幸福的政治模式。

第二,苏联传统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治理体系难以持续调动人们的政治积极性。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党,全党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斯大林个人。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个人迷信盛行。个人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大搞一言堂。广大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没有保障。社会民主建设长期停滞不前。各类选举中的等额选举方式,几十年没有改变。这种形式主义的民主,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也败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声誉。

苏联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还采取错误的方式解决和处理党内矛盾和社会矛盾。这种错误的党内斗争方式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不仅败坏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而且也影响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党和政府失去了民心,也使社会主义失去了根基。这恰恰是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职务普遍实行终身制,致使干部队伍严重老化,领导班子思想僵化保守,缺乏改革创新意识。这容易造成最高领导人的独断专行、家长制作风和人身依附关系,也会助长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搞终身制,而且搞最高领导职务的世袭制。这种封建主义的东西,连资本主义都废除了,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反而大行其道,值得我们反思。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从客观上讲,二战后,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西方国家强化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和遏制,几乎中断了各种合作与交流。从主观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把对外开放放在应有的战略地位上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有些人还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即社会主义市场可以与资本主义市场平行发展,互不往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通过“经互会”及双边协定加强交流与合作,自成一统。社会主义国家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合作与交流,这些举措无疑加强了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共同发展。但也存在明显弊端。

其一,失去了学习借鉴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管理体制的机会。除苏联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而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苏联在信息技术、移动通信及其他民用工业产品等方面也同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拉开差距。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一个相对落后与封闭的环境中自我循环。这种自我循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共同发展,但难免会出现低水平、低科技含量的重复建设,只有增量而无重大科技创新和质的突破。

其二,助长了照搬和强加苏联模式的做法。社会主义各国在没有其他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只能照搬苏联的模式,即实行过分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建立僵化的计划管理体制,背离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经济。而苏联也有意识地美化乃至神圣化自己的模式,并将其强加给社会主义各国,致使社会主义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与苏联相似的弊端和问题。同时,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也相当严重。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尤其是“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都是以苏联为中心,各国的生产资源配置都以苏联的需求为最高原则。这无疑会影响各国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甚至丧失了原有的特点和优势。

三、苏东改革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探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模式的一些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苏联自赫鲁晓夫时期开始进行调整和改革。一些东欧国家也进行了改革。由于改革触及苏联模式和苏共的权威,受到了苏联的压制,苏联甚至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但改革毕竟是大势所趋,苏东各国只能适应潮流,继续推进改革。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没有为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找到理想的道路。伴随着改革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东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苏东改革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形式。直到 20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 90% 以上的企业仍为单纯的国有企业,其他所有制形式不足 10%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局面仍未改观。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于 1988 年 5 月通过《合作社法》,给合作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1989 年11 月,苏联通过《租赁法》,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允许将国有企业进行出租。1990年 3 月,苏联通过《所有制法》,正式承认所有制的多样性,但没有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全面私有化埋下了祸根。1991 年,苏联根据“哈佛计划”通过了《私有制法》,开始全面私有化。如果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没有找到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那么戈尔巴乔夫则彻底抛弃公有制,推进全面私有化,从而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况且,在短短几年中如此密集出台这么多的改革措施,无异于纸上谈兵,上边热闹,下边基本没有动静。这也是苏联改革失败的一个教训。

第二,苏东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僵化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东欧国家比较早地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的理念,主张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互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在引导企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此,苏联一直抵制、批判和打压。直到 1990 年,苏联才提出建立“计划—市场经济”的改革方针。此后又提出建立可调节的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过渡的思路。但风雨飘摇中的苏联已无力推进这项改革。而戈尔巴乔夫又仓促提出所谓“500 天计划”,力图使苏联立即转向自由市场经济。这一计划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苏联就解体了。苏东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解决固有的弊端,振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经济,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因素。

第三,苏东改革没有激发起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的活力。戈尔巴乔夫之前的苏东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弊端。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照搬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民主等西方政治体制模式。他仓促废除了苏维埃制度,代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总统制,结果强化了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助长了民族分离主义,为苏联的解体埋下祸根。他以实行党政分开的名义,急于解散中央书记处的一些部门,从而瓦解了原有的领导体制,动摇了苏共的执政地位。戈尔巴乔夫利用苏联的特殊地位,将其改革强行推进到东欧各国,也导致了同样的后果。

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面临的形式和任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列宁强调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列宁逝世后,苏联执政党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受到党内斗争和斯大林独断专行等问题的严重干扰与破坏。共产党作为国家领导集团的作用不断得到加强,而作为一个政党的功能却日渐削弱。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后,就力求用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来改造党。他不断淡化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否定苏共的历史,不仅批判斯大林,而且抹黑列宁,使广大党员丧失了信心,动摇了理念,也使党的威信一落千丈。戈尔巴乔夫还否定并逐步削弱民主集中制原则,片面强调公开性和民主化,容忍和鼓励党内派别活动,致使党中央处于分散和分裂状态。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迅速下降,乃至最终完全丧失。党的基层组织迅速瘫痪,大批党员和干部纷纷退党。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带动下,东欧各党也纷纷效仿,其瓦解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苏共。

苏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存在不少弊端,而这方面的改革却乏善可陈,广大人民群众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则完全抛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另搞一套,推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鼓吹政治的多元化、多党竞争。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党的各级组织,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难以适应所谓的“自由选举”。而“民主派”由于得到了西方的支持乃至训练,在这种选举中却能胜出。这样,共产党就被“合法地”赶下台。最后,连苏共也被戈尔巴乔夫解散了。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下场也大同小异。

第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探索徘徊不前。二战后,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其他社会进步运动也处于高潮。意大利共产党一度成为该国的最大政党,法共、希共、葡共都成为在国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政党,在选举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曾是议会中的大党。有些党的党员人数多达几十万、上百万。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壮大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各类社会进步运动的蓬勃发展,有效地维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它们也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情况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一方面,它们反对苏共的大党主义,反对苏共对各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干预,强烈主张各党应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革命道路,推进本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们对传统的苏联革命和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和弊端,主张探索符合发达国家实际情况和本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年代中期,“欧洲共产主义”迅速崛起,十分活跃,影响巨大。“欧洲共产主义”的探索涉及到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内民主、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等问题。然而,“欧洲共产主义”的探索主要还是集中于思想理论层面方面的研究,在具体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则相对较弱,遇到的困难也很大,所以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同时,党内也存在严重分歧和不同意见。这不仅阻碍了欧洲共产主义的继续探索,而且导致了一些党的分裂。因此,“欧洲共产主义”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衰落乃至销声匿迹。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制造业的转移,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人和农民阶级人数不断下降,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严重削弱。中间阶层迅速壮大,但其政治倾向多元化,共产党对其吸引力有限。党的方针政策也存在脱离现实、跟不上发展的问题。这就使共产党党员和选民人数逐步减少,影响力越来越小。苏东剧变给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冲击。大批党员退党,党的一些基层组织瘫痪,一些党公开宣布解散或名存实亡。意大利共产党发生分裂,其主体改名成为社会民主党。整个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也随着苏东剧变转入低潮。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其中一些国家在建设中也照搬苏联模式。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借鉴中国革命经验,长期坚持武装斗争。苏东剧变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但仍面临各种挑战。一些游击队开始放弃武装斗争,进行和平、合法活动。整个发展中国家革命运动也处于低潮之中。

第五,国际共运的分裂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从高潮转向低潮。自苏共二十大以来,中共就同苏共在一系列理论、路线和内外政策上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后来发展成中苏大论战。同时,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中苏关系中断,国际共运大分裂,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瓦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从高潮转向低潮。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既要总结其中的教训,更要思考如何振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国家是中流砥柱,实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最根本的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迄今为止,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使多数人摆脱了贫困,逐步富裕起来,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们除了继续促进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影响发展的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建设。中国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不断增强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竞争力。当然,对于另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如何下决心进行改革则是当务之急。它们应该明确仅靠国家的力量和强力手段,是难以保证国家安全和制度安全的,只有进行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首先要站稳脚跟,稳定组织,谋求稳步发展。要摆脱苏共传统模式的束缚,真正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和本国具体国情,采取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深入群众,争取民心,扩大影响,力求尽快重返社会政治主流和国家主要政治平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应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通过和平方式谋求自身的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把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同这一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注释: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21 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6—127 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25 页。

④ 参见陈之骅等主编《苏联兴亡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1、693—696、666、691 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6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