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战后法国共产党的变革与探索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2-11 18:14:39


战后法国共产党的变革与探索

欧 江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生存环境的迅速发展变化,法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在党的性质、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党的组织原则上都提出了新的主张,并付诸实践。

【关键词】法国共产党;战后;变革

战后,法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法共)对时代的新趋势、新变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改革,从而保持了政党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在意大利共产党等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先后改旗易帜的情况下,仍然坚守着“西欧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堡垒”。研究法共创新求变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世界各国共产党批判借鉴。

一、放弃工人阶级先锋队——法共在政党性质上的变革

自建党以来相当长的时期,法共一直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经典论述,以工人阶级先锋队自居。战后,法共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无产阶级的内涵,表明自己也能够代表工人阶级以外劳动阶层的利益。法共二十四大决议指出:“从经济角度看,数量日益增长的技术员、职员和部分工程师今天成了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1]但冷战结束后,法共不再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提法,转而认为自己是国内全体公民或国民的党,是反对资本主义的一切进步力量的联合组织,是“为所有那些拒绝被剥夺干预权和选举权的男女服务的政党”。[2]法共这种成为全体公民的党的意图在 199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充分表达出来,其时,法共提名的竞选人竟然有一半是党外人士。[3]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法共对社会变革主体的新认识。自 1994 年罗贝尔·于出任法共总书记以来,法共逐步抛弃了工人阶级领导主体论,转而认为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是全社会一切进步力量,社会主义应该是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因此,党不能只成为某一个特定阶级的代言人,而应当成为所有资本主义制度反对者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应对选举困境的一种策略。法国从五十年代开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不断减少,而中产阶级却越发庞大。同时,随着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工人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工人阶级的阶级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淡化,他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愿望越来越弱,对法共的认同也越来越弱,法共从工人阶级那里获得的选票越来越少。面对这种情况,法共否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提法,转而主张是全体公民的党,可以说是在选举政治条件下为争取更多选民和维持政党生存的妥协策略。

二、放弃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法共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变革

法共提出,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武装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之路是走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是通过选举与议会斗争的和平民主道路。正如时任法共总书记乔治·马歇所说的:“法国走上经济与政治的决定性变革的道路,并非一定经过夺取冬宫不可。”[4]同时,法共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列宁有关国家的理论已经不能适用于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超越于阶级之上的管理工具。尽管国家还有统治镇压职能,但社会管理职能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法共的任务不应再是打碎国家机器,而是改造国家机器。为此,法共提出 “革新政权”的主张,试图联合法国所有左翼进步力量,通过选举获得议会的大多数,在体制内实现法共或左翼联盟上台执政,掌握国家政权,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在“革新政权”思想的指导下,法共多次与法国社会党等左翼政党实行联合,组成左翼联盟。而左翼联盟也多次在大选中获胜,多名法共高层领导进入政府内阁。

继放弃暴力革命,1976 年法共正式宣布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法共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已不适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虽然仍然需要工人阶级的政权领导,但并不意味着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而应以“工人阶级的领导权”代替。乔治·马歇对此作出解释,“专政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希特勒、墨索里尼、萨拉查和佛朗哥法西斯政权,这意味着对民主的否定。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专政”,“至于无产阶级,在今天,它指的是工人阶级的核心或心脏。如果说它的作用是基本的,那么,它还不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全部,更不用说代表整个劳动人民的东西。”[5]

经过多年酝酿,法共在二十九大上正式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思想。法共提出,超越资本主义是一种“不是通过内战、分裂和个人之间的争斗,而是通过个人变革意愿的联合来进行的革命,是建立在时代的现实基础之上的,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运动。[6]

法共对暴力革命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所持的否定态度,与其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认识有密切关系。二战之后,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民主政治日趋成熟的共同催生下,法国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在这套“从生到死”的福利保障制度保护下,绝大多数法国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 400 多个名目的福利保障,包括带薪休假、最低工资保障、每周 35 小时工作制、退休制度、失业和社会救济等等。百年社会主义运动所不懈追求的社会平等与公正,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在法国等西北欧高福利国家实现。此外,国有经济也在法国经济中越发占据着重要地位。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法国,国有化达到最高峰,国有企业达到 4300 多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0%[7]法共认为,法国等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新变化,实际上展示了这样一种前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许多社会主义因素已在内部产生并日益重要,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立的可能。

另一方面,这也与法共对法国政治传统的认识有关。法共认为,法国“为自由进行了上百年的战斗,因而比别的国家更普遍地肯定了人权和公民权”,“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具有民主性质的制度在法国牢固地建立起来了,法国实现了真正的群众政治化”[8]。以象征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三色旗为代表,法国社会和人民先天具有追求自由和民主的传统。特别是自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发生在法国的诸次暴力革命,令法国人民对雅各宾派专政等革命专政心有余悸,他们反对战争和暴力,向往和平。而且,在当代,法共与法国人民面对的不是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的独裁暴政,而是已经相当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虽然,资产阶级民主带有很强的虚伪性,但起码在形式上为法国和法国人民提供了以投票方式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并且得到了法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法共认为,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更符合法国的实际。

三、放弃民主集中制——法共在政党组织原则上的变革

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相似,自建党以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法共在党的组织上一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但苏东剧变后,法共党内逐渐对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产生了动摇。在法共二十七大上,部分代表提议取消民主集中制。在 1993 年,时任总书记乔治·马歇以个人名义提议放弃民主集中制。经过漫长的讨论,法共内部对民主集中制达成了共识。法共认为,民主集中制有着积极作用,但消极作用也非常明显。在实际操作中,民主集中制极强的等级特点,非常容易导致领导层“一言堂”独断专行的情况发生,往往只有“集中”而没有“民主”。因此,取消民主集中制是扩大党内民主的必要途径。

在二十八大上,法共修订了党章,修订党章的报告指出,民主集中制“现在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党内出现的新的民主生活方式,不适应法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为了法共的未来,必须放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已不再是法国共产党的观念,应当完全超越,党内唯一运转的原则是民主。”[9]为贯彻执行民主原则,法共在党的组织上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第一,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主体作用。自法共第二十九大和第三十大开始,法共没有沿用过去“从上而下”的习惯做法,而是先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中广泛开展讨论,法共中央在充分听取有关意见后再根据意见拟定会议文件,然后再次交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审议。这种“从下而上”的做法对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党员当家作主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调整党的领导机构。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法共对党的领导机构进行了多次调整。在二十八大上,法共取消了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改设全国委员会、全国局和全国书记处,党的总书记改称全国书记。在三十大上,又设立全国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来取代全国委员会和全国局。在三十一大上,增设党的主席一职,与原有的全国书记形成双重领导。通过对领导机构的调整,法共有效防止了领导层权力的过分集中;第三,调整党的基层组织。法共提出,党员可以自行成立除党支部外的其他集体组织来开展活动,并可吸收非党员参加,同时也不再硬性规定党员必须参加基层组织活动[9];第四,实行党的“完全开放”。自法共二十九大和三十大以来,法共提出党要向全社会开放,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新世纪以来,法共多次代表大会的议题都是通过互联网向法国社会甚至全世界征集。在法共官方网页上,任何人都能够对法共提出建议和要求,法共也会予以及时答复。

法共放弃民主集中制,很大程度是受到苏联及东欧诸国共产党失败经验的影响,特别是原苏联共产党打着民主集中制的旗号,推行的却是专制和官僚集中制。法共认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主要弊病正是严重缺乏广泛的民主,因此遭到了失败。此外,放弃民主集中制也是反击法国右翼政党对法共没有民主的攻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适应选举政治的要求。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作为非执政党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没有涉及的方面。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加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法共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异于传统的主张和实践。虽然这些主张和实践未必是正确的,有些甚至是谬误的。但是,理论探索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回顾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是在各种思想的交汇碰撞中产生的。法共在战后的变革与探索,是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党的具体实践,是对适合本国国情和本党实际的发展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这是法共版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此,我们应该把法共在自身建设中的这些新主张和实践看作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创新的一部分,而非简单地扣上“修正主义”的帽子

参考文献:

[1] 建设法国色彩社会主义——法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和决议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4:66.

[2] 陈林 , 侯玉兰 : 激进、温和还是僭越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254.

[3] 王长勇 : 法共的变革和 “新共产主义理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2(6):24-27.

[4] 苏绍智 , 蔡声宁 : 自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上 [M].北京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5:135.

[5][] 贝尔纳多 • 瓦利 : 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 [M].张慧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219.

[6] 姜辉 : 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变革[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4:145.

[7] 关琦 : 法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与走向[J].中国中小企业 ,2013(9):66.

[8][] 马歇 : 建设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110.

[9] 丁广举 : 法国共产党的“超越资本主义”理论与初步实践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2):62.作者简介:欧江,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作者简介:欧江,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文章来源:《南方论刊》2016 年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