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社会主义

论1990年至2010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06 17:07:54

低潮中的奋进

——论1990年至2010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聂运麟

 

内容提要:苏东剧变后的2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没有消失,也没有走向高潮,而是在低潮中艰难地奋进。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前进;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调整和变革中探索前行;各国共产党之间新的国际联系在的建立和发展。2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出现量的扩展,但却有质的一定提高,经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洗礼,它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低潮  奋进

 

苏东剧变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对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的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认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也有人认为国际共运已经没有了[1],还有人认为国际共运在不断走向高潮[2]。笔者认为,后两种看法失之偏颇,与事实不符。对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总体态势,我以为用“低潮中的奋进”[3]来概括较为贴切。

一、2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处于低潮

苏联东欧剧变,使地处欧亚的10个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到资本主义,这一事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打击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最终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坠入了谷底,带来了长达20多年的运动低潮。

之所以称为低潮,是因为这20年来,在资本主义世界没有出现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危机形势,没有出现波涛汹涌的工农群众运动和大范围的革命发动;有的是反动势力对进步力量的摧残和高压,革命队伍的焕散和解体,群众政治意识的低落。特别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源地的西欧国家,其共产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日益被边缘化,在2008年夏天爆发的极其严重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增强,这就充分说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并没有在低潮中沉沦,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对其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变革,并取得了相应的斗争成果。其间,它们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发展进程。

其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受到剧烈冲击后经历了一个站稳脚跟的过程。(从苏东剧变到2001年的“911事件”)

苏东剧变后,垄断资本对各国共产党发动的进攻,其野蛮程度是二战以来所未曾有过的,特别是在前苏东国家,竟采取法西斯手段,宣布共产党为非法。在此情况下,有的党从此解体;有的党则改行社会民主主义;有的党发生分裂;比较普遍的是党员退党,党员人数锐减。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各国共产党人顶住了外部的压力,克服了内部的思想混乱和组织分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逐步实现了党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的团结统一,勇敢地进行了反对垄断资本和捍卫劳动群众基本权益的斗争,从而使各国共产党基本稳定下来。目前在世界10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约有127个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保持共产党的称号,党员总数达700多万,比苏东剧变前锐减了三分之二。[4]应该说,这是个很难得的成就。

其二是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经历了一个总结经验教训和制定新的理论与策略的过程。(从911事件到2008年经济危机)

正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陶醉于反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时,20019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大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911事件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新诠释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不得不面对自己同伊斯兰极端势力之间的深刻矛盾和分歧。尽管西方国家仍然把共产主义看成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威胁,必除之而后快;然而911事件的惨败也使他们不得不承认,恐怖主义乃是其面对的更现实更直接的威胁。他们组成反对恐怖主义的世界阵线,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等国发动了反恐战争,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在客观上减缓了苏东剧变后反共势力给各国共产党所造成的压力。在此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进一步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生产力革命条件下资本主义新调整和新变化,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本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深化了对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策略,从而使其处境在新世纪出现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基本稳定下来,少数党还有所发展,党的影响力有所提升。如印共(马)党员发展到101万人,日本共产党有40万人,巴西共产党有20多万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有16万人,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有14万人,乌克兰共产党有11万人,法国共产党有13万人等。其中,摩尔多瓦共产人党、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印共(马)、尼共(毛主义)、尼共联合(马列)等还先后执掌过或正在执掌全国政权或地方政权。这些成就的取得雄辩地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走出低潮的谷底。

其三是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正在经历一个深化对资本主义认识和完善社会主义理论与策略的过程。(2008年经济危机至今)

2008年夏天爆发的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振兴的一个新的契机。这次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再次坐上了历史的被告席,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新的证实,从而使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再次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的光明未来。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在艰难环境中斗争的各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斗争意志。从总体看,这次危机是使工人运动活跃了,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加强了。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都提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反危机斗争纲领,加强了反对垄断资本的斗争,密切了工人阶级与其他反垄断资本力量的团结与合作,增强了共产党的国际团结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了其理论与策略。

二、低潮中的奋进之一: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前进

当今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低潮中的奋进,首先当推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13亿人口的中国,其发展完全是一种逆势上扬的态势,特别引人注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到当代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完整、系统和成熟的理论表现。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它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鼓舞了全世界进步力量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对低潮中发展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为社会主义各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成功地走出严重体制性危机,从而获得稳定发展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开拓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道路

第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以深刻的影响,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同时,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国在巩固和社会主义的事业也获得了新的进展,这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支持和鼓舞。

三、低潮中的奋进之二: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调整和变革中探索前行[5]

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理论思考,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关于党的指导思想: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然而,从上个世纪的30年代起,教条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便日益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被教条化、凝固化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它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的运用,20世纪社会主义的成功得益于此,20世纪社会主义的严重受挫,也盖因于此。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清楚地看到,苏联东欧的剧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是教条主义的彻底破产。同时苏共这个曾经被教条主义所腐蚀的“理论权威”的消失,也为人们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今,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潮流。法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新共产主义”理论;日本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了建设“日本式社会主义”的理论,希腊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垄断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巴西共产党提出了“建设具有巴西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等等。有些国家的共产党虽然没有对其理论冠以“本土化”的具体名称,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本国实践,则是其努力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

(二)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走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误区,直面现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变革与发展

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已经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误区中走出来,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比过去更加实际而辨证。由于所在国家发展程度和特点的不同,各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不完全相同,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又是比较一致的:其一,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初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其二,是认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08年夏天爆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其三,是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其内部的新社会因素也在增长,这就为实现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法共认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可以成为资本主义内部生长着的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条件;日共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民主的规制以及通过各种形式对经济的介入,在使生产力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将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①]其四,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认为,全球化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象;但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是由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和帝国主义的全球化,这一进程给生产与消费、政治与国家、权利与平等的各个领域都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它扩大了剥削、统治和压迫,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反帝、反资本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他们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要求为建立造福于全人类的完全不同的全球化而进行必要的斗争。[①]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从一元社会主义模式到多元社会主义模式

在过去一段长时间里,大多数马克思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只有苏联这一种模式,其他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都是离经叛道。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普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并有以下主要理论观点:

其一,是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实际出现,不能照搬别国现成的模式。美共认为,未来美国的社会主义将按美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条件来建立,因此它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许多国家共产党都重新制定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策略。

其二,主张建立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混合经济体制。法共主张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反对私有化和国家干涉主义,既不能实行统制经济,也不能屈从于市场法则。美共主张结束国家财富的私人占有,主要产品生产在公有制下进行,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同时美共还认为,社会主义并不要求废除所有由私人占有的生产方式,为自己工作或不雇拥他人创造利润的人所拥有的财富不实行国有化[6]。葡萄牙共产党主张实行经济民主,在由国家、合作社和私营等部门组成的“混合经济”基础上发展经济。

其三,越来越多的党承认市场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但认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如日本共产党提出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理论,特别重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西班牙共产党主张发挥公有制在经济领域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尊重作为“计划”补充和纠正个体所有制形式的作用,认为“市场必须严格服从政治决策和民主”[①];葡萄牙共产党主张对国民经济实行有计划的领导,同时又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等。

其四,主张实行多党民主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一般都主张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将实行多党民主制度,但又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得以实现。持这类主张的既包括发达国家的共产党,也包括南非、印度、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

其五,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高度重视未来社会民主的发展。美国共产党认为,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真正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实质,争取民主和民主价值的斗争,不是美共的权宜之计,它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主义的实质。葡萄牙共产党提出了“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口号和“先进民主”纲领,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深化民主。法国共产党认为,新社会要把民主扩大,使代议制民主从直接民主中吸取营养,从而使公民享有比代议制民主大得多的、新的权利和权力。

其六,是实行广泛联盟的政策。在阶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特别重视实行最广泛的阶级联盟政策,反对宗派主义的策略。如美共、葡共等主张建立以工人阶级的团结为基础的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在现阶段的革命进程中,职员、干部、知识分子、小商人、企业家和城市中等资产阶级都是联盟体系的组成部分。法国共产党主张在议会和政府中实现一切左翼进步力量的联合,以便同议会外的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小资产阶级结成的广泛联盟结合起来,共同实行由人民决定的社会变革。

其七,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问题的漠视,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落后于现实并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原因之一。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中,都写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第11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还专门通过了“关于纪念博帕尔毒气泄漏悲剧25周年的决议”,呼吁全世界的进步力量在2010年开展纪念博帕尔毒气泄漏悲剧25周年的活动,抗议帝国主义的掠夺行径,支持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斗争,强调解决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从这种野蛮的资本主义中解放出来,必须实行真正的替代方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四)关于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从主张暴力革命到主张走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斗争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际斗争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他要求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共产党在理论上仍然坚持或至少是不否定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此后世界局势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从而引发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新认识。苏东剧变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都主张通过和平、民主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一般不再提无产阶级革命,更不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法共主张“通过法国人民的运动和民主的力量,沿着新型革命的道路即一种人道的、公民的和互助的现代革命的道路前进。”日共认为,日本社会的进步需要通过和平和民主的方法,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向着既定的目标接近。美共提出要通过美国人民在发展着的宪法秩序的范围内,进行政治和经济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地走向社会主义。希共、葡共等在提出走和平民主发展道路的同时,也不排除在资产阶级首先使用暴力的条件下走非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能性。

但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又不完全相同,这里的共产党往往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走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另一派则主张走议会民主的道路,或者将这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加以灵活的运用,如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共产党等。

(五)关于党的性质:从工人阶级先锋队政党逐步转变为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群众性政党

如何给共产党的性质以科学的定位,是关系到共产党的阶级认同的重大问题。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自称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被公认为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政党。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有所变化。此时兴起的“欧洲共产主义”,明确提出了有关党的性质的新主张,即否定“职业革命家的党”,主张建立“群众性的党”;否定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苏东剧变以后,西方国家共产党对其性质的表述又有新的变化。此时除希腊共产党等少数党继续坚持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觉悟的、有组织的部队”这一传统理论观点外,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已不再提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日共自称“日本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同时是日本国民的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自称是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政治组织;法国共产党自称是指导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其他劳动阶层同资本主义进行斗争的坚强集体,斗争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葡萄牙共产党自称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政党”,等等。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也对党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见解。1990年南非共产党在取得合法地位以后认为,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将自己建设成一个“群众性的先锋党”。[7]1998年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六大通过的政治纲领重申,尼共(联)是尼泊尔无产阶级、劳动阶级的政党,保护所有劳动阶级和爱国民主力量的利益,强调了党的群众性。[8]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虽然还自称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同时还认为自己是全体劳动阶层的党,甚至是全体国民的党,其阶级基础已经扩大;另外,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强调自己是群众性的政党,而不强调是职业革命家的政党,不再提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不再提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不能不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党的性质的新表述,也是有关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性质的一个新变化。

(六)关于党的运行机制:从实行民主集中制转变为强调民主运行体制

作为现代群众性政党,党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转变为强调民主运行体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以后,按照苏联共产党的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党内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苏东剧变以后,在有关党的组织原则问题上,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已不再遵循传统的民主集中制,而是强调民主、自由和多样性。例如法共现在实行“民主的运转原则”,等等。另外,那些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党,则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新的解释,重点强调其民主的方面。例如,希腊共产党强调“在坚定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前提下,加强党内民主和集体决策与运作”。日共22大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但是删除了“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提法,并把党员“无条件服从”党的决议,修改为“自觉服从”党的决议。美共28大对民主集中制作出了新解释,指出:“在今后,党的建设应以灵活性、集体性、团结和互相承诺为目标,致力于争取全体党员支持全党民主地制定政策,而不是以纪律来强迫少数人接受。”[①]

(七)关于党的工作方法:信息技术在党的工作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能否掌握信息工具、运用信息手段,关系着社会各政党的生存和发展。瞬息万变、公开透明和广泛传播的信息,对各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宣传、动员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显得不够了,不少党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出版社、报纸、杂志(如法共、日共、美共、印共(马)等),有的党还拥有定时开播的电台和电视台(如希腊共产党等),它们在党的日常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否拥并成功运用这些传媒工具,就成为衡量该国共产党是否具有的实力和公众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四、低潮中的奋进之三:各国共产党之间新的国际联系在的建立和发展

苏东剧变使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国际联系几乎完全中断,同时,依靠某一个国际中心指导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也完全失去了市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真正进入了没有国际指导中心的时代。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仍然在继续发展,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国际联系正在重新建立和发展。

其一,是左翼学者、社会主义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国际学术会议频繁召开。苏东剧变以后,先后在巴黎、莫斯科、纽约、伦敦、特利尔、北京、武汉等地召开了多次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学术会议,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理论上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时期,社会主义学者国际会议的意义却大大超过了会议本身,它起到了交流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加强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鼓舞社会主义者的斗志和扩大社会主义影响的积极作用。

其二,左翼政党国际会议的召开和左翼政党联盟的建立。在面对共同的问题和争取共同的利益面前,左翼政党开始了更密切的合作。首先是左翼政党的国际会议的频繁召开,其中历史最长、参加的左翼政党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圣保罗论坛会议。1990年,在巴西劳工党倡议和主持下,拉美48个左派政党(包括古巴共产党)和组织参加了首次圣保罗会议。从1992年第三次会议起,圣保罗论坛会议还邀请了世界五大洲的共产党和其他左派政党和组织与会。每年一次的圣保罗论坛会议已经成为拉美和世界左派政党的重要聚会。[9],其次是左翼政党联盟的建立,其中最突出的是“欧洲左翼党”。2004110日—11日,在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前身为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主持之下,在柏林州议会大厦召开了成立“欧洲左翼党”的协商会,来自欧洲17个国家的19个左翼政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宣布欧洲左翼党的成立,这标志着欧洲左翼政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其三,共产党工人党的国际联系出现新的形式。从90年代开始,共产党工人党的国际合作不断恢复和发展。

首先,党与党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新的发展。当前,发展各国共产党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各国共产党进行国际联系、交流经验和相互支持的主要形式。这种党与党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是:完全自愿、平等、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就避免了过去以某个大党为中心的国际联合所产生的强制性、不平等性、依附性和干涉别国党内部事务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其次,“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的定期召开。1992年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讨会(ICS)每年在布鲁塞尔(比利时)举办一次,目前已经召开18次。其宗旨是就当前世界与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经验交流,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修正主义。目前已经有来自五大洲的约150个政党和组织参加到该研讨会中来。比利时工人党承担了研讨会秘书处的工作会议刊物为《马克思主义研究》。

再次,“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的定期召开。苏东剧变以后,各国共产党试图重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努力使所有相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共产党和工人党聚集在一起。在1993年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第一个进行了这种尝试,举办了关于“当代世界形势与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国际研讨会。从1998年开始,希腊共产党连续主办7次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目前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已经召开过11次,它是世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加强联系、交流思想观点和工作经验、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的重要形式。会议出版理论季刊《国际共产主义评论》。

从总体上看,苏东剧变20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处于低潮,它并没有出现量的扩展,但却有质的一定提高。经过此次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洗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1]萧国亮:《冷眼向洋——看世界经济六百年》,《读书》杂志2007年第9期。

[2]丛大川等:《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再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处于低潮吗?》,《济宁师专学报》2008年第2期。

[3]参见聂运麟等著:《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低潮中的奋进、变革与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转引自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低潮中的变革与奋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5]参见聂运麟等著:《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低潮中的奋进、变革与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霍尔1995年3月在美共第26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7]  平:《冷战后南非共产党的新变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

[8]张光平:《冷战后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的新变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

[9]参阅聂运麟等著:《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低潮中的奋进、变革与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16页。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