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社会主义

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06 17:03:53

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聂运麟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结构中发展出来,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结构和运行的全面变化,即是生产力的革命。18世纪60年代由工业革命推动产生了第一次生产力革命, 19世纪70年代由电工技术革命推动产生了第二次生产力的革命, 20世纪50年代由新科技革命推动产生了第三次生产力的革命。近代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和完善,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                   *                   *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因为这一理论在科学思想史上第一次说明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结构中发展出来,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般呈三种状态。一种是生产力的渐进式发展,一种是生产力的跃进式发展,一种是生产力的停滞或倒退。

生产力的革命是生产力的跃进式发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其一,是生产力的结构和运行在总体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二,是生产力获得了超常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其三,是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至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生产力革命可以概述为生产力结构和运行的全面变化。[]

科学技术革命不能等同于生产力的革命,只有把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应用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广泛领域,才可能出现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才可能出现生产力的革命。

生产力在结构和运行上的全面变化,不是生产力一般发展意义上的变化,因此,不应该把生产力的个别环节和个别方面的发展变化与之混为一谈;甚至也不能把生产力的个别环节和个别方面的质变与之混为一谈,只有构成生产力的总体结构和动态系统的全面变化,才能称之为生产力的革命。这样的生产力革命在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三次。第一次生产力的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它是由工业革命推动的;第二次生产力的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它是由电工技术革命推动的;第三次生产力的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它是由新科技革命推动的。

正是生产力的三次革命,在最终的意义上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

一、    生产力的第一次革命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看似平静但却威力无比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的决定性的生产力是工具机。首先进入工业革命领域的是纺织业。纺纱业和织造业这两个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了工具机在这些部门的使用。1733年英国工匠凯伊发明了飞梭法,使织工的效率提高了两倍,出现1个织工需要810个纺纱工供纱的局面。为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生产状况,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该机能同时纺十几根纱,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此后,棉纺织业中相继发明了一系列成龙配套的机器,同时,毛纺业和麻纺业也开始了机械化的过程。

工业革命的另一个决定性的生产力是蒸汽机。机器的使用使动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60年代格拉斯哥大学的机械制造工瓦特(1736——1819年)钻研蒸汽机的技术,经过一再改进,终于在80年代初制成改良型蒸汽机,第一次把热能转化为有效率的机械运动。蒸汽动力的广泛运用打下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并引起交通运输业和农业部门的技术革命。很快工业革命就越出了英国的范围迅速向欧洲和北美发展。

工业革命的显著后果是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1764年英国加工棉花380万磅,1789年激增至3200万磅。铁的产量1800年为25万吨,1850年增加到200万吨。煤的产量1800年突破1000万吨,18161856年又从1600万吨激增至6500万吨。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建立了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1850年前后,英国的生铁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纺织品行销世界各地,并成为英国工业发达的标志之一。[]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手工生产逐渐被机器生产所代替,作坊和手工工场先后被使用机器的工场所排挤。到90年代初,使用蒸汽动力的纺织机器工厂开始兴建,资本雄厚、生产效率高的工厂彻底摧毁了手工工场。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英国便由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确切地说,是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经济地理的面貌以前东南地区人口稠密,手工业发达。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英格兰的中部和北部成了新兴工业区,大量劳动者向那里汇集,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迅速崛起,整个兰开夏成为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

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力的革命,而且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革命。在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起来,逐步取代了资产阶级旧世家的地位,他们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参与权利,反对政府为农业利益而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取消过时的法令,主张推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策。与此同时,产业无产阶级也成长起来。在工厂制度下,工人受雇于资本家,没有资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凭出卖劳动力而取得工资,是真正的无产者。工厂的分工比工场手工业时期更细致,更专门,工人们分别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序上生产一个部件,或者仅在一个部件上加工,工作极其单调、简单,工人们操纵机器,却又是机器的附属物。工人在政治上具有人身自由,因而不同于奴隶和农奴,但他们在经济上仍处于依附地位,劳动权没有保障,要依靠雇主来生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不断发展。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它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建立新的工业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逐渐消失,起而代之的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

以上事实表明,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实质上是在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双重推动下发生的近代第一次生产力的革命,它对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516年诞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到18世纪中叶已经有200多年发展的历史,它作为一种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只是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它才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工业革命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第一,工业革命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加剧并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机器大生产的广泛采用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获得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而成熟起来,从而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并显现出来,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矛盾。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充分展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出现,使成千上万的雇佣工人集中在同一个工厂里,共同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社会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社会产品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劳动成果,所有这一切,便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从而使其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化。其结果是导致了1825年在英国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构思改造资本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方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第二,工业革命及其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的发展,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埋葬旧社会和建设新社会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两个根本对立的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在它诞生时就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无产阶级的利益往往与小生产者和一般劳动分子的利益混在一起,它并不了解自己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地位,因而也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来采取政治行动。恩格斯指出:“产业革命的最重要的产物是英国无产阶级。”“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可见,只是在工业革命发展的一定时期,无产阶级才作为一个阶级成长起来,才可能意识到自己与资产阶级完全对立的阶级地位,才可能意识到自己不同与其他劳动阶级的独立的阶级利益,无产阶级才能由一个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自为的阶级。正是在18世纪上半叶,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发生了,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工业革命为工人阶级及其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工业革命把无产阶级从其他劳动阶级中剥离出来,使它与资产阶级对立起来,并使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这种“剥离”、“对立”和“独立”的过程中,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产业无产阶级。

第三,工业革命时期,特别是19世纪上半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丰硕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和文化条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当时社会科学的杰出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批判地吸收上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有力地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四,工业革命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工厂制度下,雇佣劳动制度发展成为自己的成熟形式,同时也是雇佣劳动的最赤裸裸的形式。工厂制度剥去了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种种羁绊,在这里,劳动力变为商品,货币变为资本,资本的生产、增值及分配,都比较清楚地暴露出来,这就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由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就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和无产阶级所处的历史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的必然性。

恩格斯指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二、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以电工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革命浪潮。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导致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

能源的发展是第二次生产力革命的主要特征。早在1831年,法拉第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展出了发电机,但由于当时工业主要是需要大型的能源,因此,上述发现和发明就没有能够用于生产上,直到19世纪中叶,电力还只是在通讯事业的革命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此后由于中小工业的不断机械化而提出了对小型能源的需求,对此蒸汽机就显得太重、太贵了。经过反复实践,人们终于认识到电动机是一个很有适应力的机器,能够满足中小型工业对能源的需求。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电动机开始排挤蒸汽机,电力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突破性的发展还发生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19世纪的最后50年,由于贝塞麦和西门子改进冶炼工艺,大大降低了钢铁生产的成本,从而推动了铁路和建筑业的发展,欧美各国先后掀起了修建铁路的热潮,1870年美国的铁路总长达176000英里,超过了全欧洲的总和。与铁路同步发展的是造船业。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钢材代替了铸铁,螺旋桨代替了明轮。1850年世界货运吨位仅有5%由蒸汽躯动,但到1893年由蒸汽机驱动的货运吨位占整个世界货运吨位的50%,到1913年,轮船的货运量为1100万吨,大大超过了帆船的80万吨货运量。[]

化学工业在19世纪也获得了飞跃发展。道尔顿的分子结构理论和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仅使人们发现了不少新的元素,而且还人工合成了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诸多元素,并迅速取代了石头、木材和一些单金属物质,如铜、铁、钨、铅等的使用。新的化学工艺方法渗透到矿山、冶金、石油、纺织、橡胶、军工、建筑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完全改变了生产和原料加工的旧方法。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最后一个突破性发展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出了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汽车。内燃机的使用不仅宣告了汽车时代的到来,而且还宣告了蒸汽时代的行将结束。

电工技术革命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而且还带来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变革。

电工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这一切就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870年——1900年间,世界工业产值增长了2.2倍。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具体情况是,在18601913年的半个多世纪里,德国增长7.1倍,英国增长2.9倍,法国增长3.8倍,美国增长12.5倍,俄国增长12.5倍,意大利增长100倍。[]

电工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欧美国家的经济便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逐步过渡到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电工技术革命则进一步将欧美国家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推进到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其次是动力源的变化。恩格斯曾经指出:电的使用,“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蒸汽机教我们把热能变成机械能,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循环完成了。”[]不仅如此,由于高压输电方法的推广,电能就可以到达世界上一切需要用电的地方,这样,人类掌握电能也就最终掌握了消除城乡对立的强有力的杠杆。再次是生产组织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蒸汽机及其传动装置的相当固定的体系,把工作机的组合排列在固定的、狭小的范围内,生产场所的具体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动力体系决定的。这种固定不变的动力传动系统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流程的更新与合理化,从而妨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电能的使用从根本上消除了蒸汽动能的上述弊病,并使人们有可能按照产品制造过程的需要去有效地组织生产过程和排列工作机,这就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机器生产过程中的进一步分工和走向自动化创造了条件。这样,电能的使用就使生产力向新的阶段的发展成为可能,而不必破坏物质技术基础的基本特征。

电工技术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新兴的中小企业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所耗费的成本,要低于历史悠久的大企业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所耗费的成本,这就不可避免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电力的使用,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支持。因为电能具有可大可小、可近可远的特点,它既适合于大型的和超大型企业使用,也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既适合中心城市的企业使用,也适合边远的城市和地区的企业使用。这就使资本主义企业在向大型化趋向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向中小型化发展的趋向。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并不是像工业革命时期所显示的那样日益简单化,即不是最后只剩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而是在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中间,又出现了数量日增的中间阶级或阶层。

电工技术革命推动了垄断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真正形成。垄断现象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具体而言是单个企业生产的计划性与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发展的产物。在这一矛盾的冲击下,一些资本家采取了联合的办法,来协调生产计划、产品价格及销售,从而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同时,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又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与蒸汽机时代工业所具有的分散的、封闭的动力生产的情况相反,电力生产是集中的和开放的,因而电力工业一出现就具有集中的垄断的性质;冶金、石油、化工、造船、煤炭等重化工产业的发展不同于轻纺工业的发展,它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需要资本的相对集中,其发展趋势也倾向于集中和垄断;交通的发达、通讯的便捷为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电能使用所产生的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很难想象,没有上述物质技术条件的推动,生产和资本会那么迅速地走向集中和垄断。

资本积聚或集中同垄断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其必然的结果是资本的向外扩张和输出。资本输出使绝大多数经济落后国家都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或影响,不同程度地成为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正是在这个意义,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才得以形成。

以上事实表明,电工技术革命已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发展成为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根据威廉·李卜克内西的回忆,马克思曾对刚刚开始的电工技术革命作了如下评价:“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因为后者只是前者的表现而已。’”[]于尔根·库钦斯基教授在评价电工技术革命的社会意义时也指出:“电工技术革命有了发展,它导致生产力反抗资本主义和剥削的革命,强制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不要忘记电工技术革命的意义,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正是从科学技术革命开始的。”[11]

第一,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使社会主义革命具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伴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输出随之迅速扩大,造成国内垄断向国际垄断的发展,产生了国际垄断组织,这就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扩大到全世界。此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家对世界大多数国家进行殖民压迫和掠夺的世界体系,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这个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统治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系已经形成。帝国主义是成熟了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因此,就已经形成为世界体系的资本帝国主义体系而言,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已经初步具备了。

第二,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现实的阶级基础。

第二次生产力革命的伟大成果是铸造了世界的工业文明。它改造和扩大了重工业,使重化工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最终确立了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世界经济推向了新的高涨。与此同时,以重化工为主导的大工业的发展,使产业工人阶级得以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并成长为能够给社会发展以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力量,这就使社会主义革命具备了现实的阶级基础。

第三,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使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突出起来,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但在帝国主义时代,在生产力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这一规律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般说来,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生产方面所花费的成本,要比经济发达国家低得多。这就为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较快地采用先进技术,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提供了可能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从而爆发了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极大地加深了宗主国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痛苦,同时也削弱了帝国主义自身的统治,造成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一些国家有可能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加速了俄国革命主客观条件的成熟。

俄国本来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资本主义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90年代,随着第二次生产力革命的发展,俄国也出现了工业高涨的时期。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垄断组织已经遍布所有工业部门,大银行控制着全国银行资本,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结合,形成为财政寡头。尽管如此,俄国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农业占国民收入的一半以上,绝大部分人口住在农村。特别是俄国还被前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关系所缠绕。正是由于落后,俄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场所,俄国的工业和金融业都操纵在外国资本家的手中。上述经济、政治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社会矛盾的集合点,社会矛盾既尖锐又复杂。俄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俄国社会内部所具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非常有利于俄国革命的主观力量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之苦,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它人数不多,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高度集中,很有战斗力,是俄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农民深受双重压迫之苦,为争取土地和自由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它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可靠同盟军。所有这一切,就使俄国成为当时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伟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等欧亚一系列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第二次生产力革命的产儿。

三、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以后,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再次兴起,使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进步,实现了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发明和利用的各种技术中渗透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技术。1945年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年轻的工程师J·W·莫希莱等人,制成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此后,计算机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1971年美国英特尔公司工程师M·E·霍夫研制成4004微处理器,开始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标志着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采用,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第四代的发展,并开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领域内得到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带动了各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将人类社会生产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大特点,是科技发展的群体化趋势日益突出。它不再是以一、二项技术的创新为代表,而是表现为一种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高新技术群的突破性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它表现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高科技群的迅速崛起。[12]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科技群体的突破性发展,迅速给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新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以往相比,20世纪下半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惊人的,这一方面是生产力自身长期积累的结果,同时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也起了非常突出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世界经济:历史和展望》一书中统计,战后1948-1971年的将近四分之一世纪里,世界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6%,相当于18世纪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200多年平均增长率2.8%的一倍[13]。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在《日本经济论》一书中统计,在1913-1938年间,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1.1%1.3%4.5%,而到1953-1973年则分别为3.5%3%5.2%5.9%9.8%。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有了巨大增长,与战前相比都增长了一倍以上(美国除外)。[14]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有较快的发展,其速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1950-1979年,经互会成员国国民收入增加了6.8倍,工业总产值增加11.4倍(相应的世界平均增长数字为3.15.1)。[15]日本经济学家宫崎犀一、奥村茂次等在《近代国际经济要览》一书中统计,在1850-1960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世界船舶吨位增长了100倍,而这一增长的约52%是在20世纪4060年代实现的。能源方面的发展更为显著,在1870-1970年的100年时间里,石油的生产增长了2334倍,水力发电增长了143倍。其中,石油增长的77%和水力发电增长的51%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实现的。[16]

新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为其特征;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并逐步占到主导地位。例如英国1889-1899年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4.1%1919-1929则下降为41.3%。德国的第二产业比重1935-1939年为50.3%1963年为54%1971年仍为53.3%,到1993年才降至38%。法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曾一直很高,1896年占46.2%1963年为51%1971年为52%1994年则下降为22.8%。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并且已经占据主导地位。199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是:美国占71.1%,法国占70%,英国占66%,日本占58%,德国(1963年)占61%[17]

新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后的机械化、电气化阶段,推进到自动化、智能化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社会生产出现新的特征:工业经济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而信息经济则建立在应用知识和智能的基础之上;工业经济下的生产经营是以大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批量化为特征,而信息经济下的生产则以个性化、多样化和高质量为特征;企业管理的重点由工业经济时代对产品生产、经营和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变为对科研开发、职工培训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即由注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转变为注重提高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在生产发展的新阶段上,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工业社会,机器是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因素,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以及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及其作用的发挥,在某些情况下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而在信息社会,人才真正成为机器的主人,一切经济活动都由人及其操纵的电脑按设定的程序进行,所有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创新都离不开人的脑力劳动。

新科技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和知识作用的提高,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而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多。与此相适应,社会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作用日益提高。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的比重由占社会劳动者的80%以上,逐渐下降到20%以下,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的比重则逐渐上升至80%左右。例如,在美国1956年制造业中的白领人数首次超过蓝领人数,1960年他们的比例关系发展为75251990年进一步发展为8416[18]这就表明,工业经济时代以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为主体的社会,将被信息经济时代以从事脑力劳动的社会成员为主体的社会所取代。

社会结构的变化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中间阶层,使社会从传统的“金字塔”型的非稳定社会结构,过渡到“橄榄型”的稳定社会结构。中间阶层在技能、职能、收入和财富占有状况、社会地位或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中间状态。他们是社会中过着比较宽裕的中等生活的人,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强烈的认同感,对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一般起着缓解的作用,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础。

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一体化获得新的发展回顾过去的几百年,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致有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工业革命以后,作为世界经济形成时期的世界经济,是市场的一体化。它以贸易为联系为基本方式,以实物商品交换为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一个统一的(但不十分完整的)世界市场是一体化的基本形式。电工技术革命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资本一体化。国际投资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世界被纳入了同一的运动过程。到19世纪末,这一过程更因以间接投资为主的资本相互输出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是把世界经济推上了生产一体化的新阶段。生产一体化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的分工的深化。在此以前,世界范围的分工本质上是农业、采矿业和工业的分工,是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的分工,是不同产业间的分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可能:因为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从而使传统产业的转移成为必要,结果一批发展战略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了工业领域的产品分工,并促进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工业化的进程,世界经济的整体性就表现为工业生产本身的国际分工。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产业使各国处于相近的竞争水平之上,促使国家间的产业内部分工得到发展,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表现为同一水平的分工合作。科技革命使现代化产品日益复杂化,许多产品难以在一个国家单独开发和生产,促使产品在零部件生产乃至工艺上进行国际合作,世界经济的整体性表现为生产过程的相互联系。

这里要指出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也在苏联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众所周知,苏联的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军工技术等,曾经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新科技革命的支持,苏联的这些新技术能够较长时期地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且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家,早在70年代中期就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革命问题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理论文章和专著,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科技革命发展在理论上的表现。然而,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苏联在科学技术革命上的成就最终没有能够有效地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出现社会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由此便失去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高速发展生产力的极好机遇,便不得不面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都处于落后状态的困难境地,并最终走向失败。

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中滞后,但从世界发展的整体来看,新的科技革命已经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发展成为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它对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以深刻影响。

第一,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使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在十月革命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长处是:能够集中力量和资源,进行国家的重点经济建设,有可能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协调经济的发展,这比较适合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克服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严重缺陷的需要。它的缺陷是:由于计划制定和决策人员在信息的掌握上和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以及所处地位和代表利益上的局限性,计划配置的方式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颇和僵滞的毛病,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社会主义建立初期,经济的落后性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的规模不大,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发展目标比较单纯、集中,经济采取粗放型发展道路,整个经济处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这种经济政治体制是比较有效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从5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信息产业逐步取代了重化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的产业,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日益被经济的集约型发展所取代,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此情况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动力系统便逐渐失去其有效性,最终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可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现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次生产力的革命无疑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情况下,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就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9]

第二,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主要是按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单一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以这种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制度,与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不平衡的发展状况是极不相适应的,并严重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生产和经营积极性。如果说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曾经在工业方面的一定发展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社会主义国家农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个别国家的生产有时还达不到革命前的水平,甚至人民的吃饭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对农业有相当依赖度的轻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所有这一切,就使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长期得不到基本的满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先后进入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的情况下,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

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总是这样:社会矛盾愈成熟、愈尖锐,解决社会矛盾的条件也愈成熟、愈完备。然而,解决社会矛盾的物质手段,并不是存在于社会矛盾之外,而是存在于社会矛盾之中。当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冲击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使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时,它也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

1、商品经济是适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迄今它已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存在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又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手段。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自然具备商品关系存在的前提,这就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和以企业为单位的不同经济主体的存在,因此,商品经济是适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要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表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长达80余年的经济竞赛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有成功,亦有失败,各有千秋。然而在发展生产力的总体较量中,特别是在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发展过程的较量中,市场经济的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动力系统已经被证明是更富有效率的,因而它是更适合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计划经济已被证明敌不过现代市场经济,正是这个事实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滞后和苏联东欧国家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使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开放世界。环顾全球,凡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没有一个是封闭自守的,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它们的国际经济联系也越广泛,它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方面下的功夫也越多。对外开放之所以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对外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而国际分工是节约社会劳动的重要源泉,社会劳动的节约也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这反映了社会化生产发展客观的要求,也符合生产国际化这一进步的历史趋势。

4、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带动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必然是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反之,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经济发展也滞后。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振兴经济,首先必须振兴科学技术和发展国民教育;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首先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国民教育的现代化。[20]

5、政治民主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空前提高,从而使人们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也达到了全新的境界。这样,政治民主化就成为解放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更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6、保持阶级的先进性与广泛的群众代表性的统一,是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条件。第三次生产力的革命使社会的阶级结构进一步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即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的比重日益上升,个体从业人员的人数增加,中间阶层日益扩大。在此情况下,争取和团结广大的中间阶层群众,不断扩大政党的群众基础,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来说,就是要保持党的阶级的先进性与广泛的群众代表性的统一,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由此可见,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不过是对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及其客观历史作用的自觉认同,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正确回应。

综上所述,近代生产力的三次革命推动了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源的层面的上讲,社会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适时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参阅(民主德国)于尔根·库钦斯基著:《生产力的第四次革命:理论和对比》,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3页。

[]  李纯武、寿纪瑜等编著:《简明世界通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2页。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96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页。

[]黄宗良、林建勋、叶自成主编:《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黄宗良、林建勋、叶自成主编:《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5——446页。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5页。

[11](民主德国)于尔根·库钦斯基著:《生产力的第四次革命——理论和对比》,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64页。

[12]参阅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367369371页。

[13]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267页。

[14](日)正村公宏:《日本经济论》日文版第5页,转引自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15]参阅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267页。

[16](日)宫崎犀一、奥村茂次等著:《近代国际经济要览》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张幼文等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17]转引自李京文著:《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18]转引自李京文著:《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19]参阅《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聂运麟:《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前提》。

[20]参阅《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聂运麟:《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前提》。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