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06 16:57:21

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

聂运麟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新学说的产生,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然而它的根源却“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空想社会主义者以个体生产和手工工场作为构想理想社会的参照物,这一历史局限性阻碍了他们找到实现未来社会基础的物质生产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产业革命的经济条件下,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中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他们以社会化的生产作为实现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邓小平从现代生产力的变革中看到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希望,他以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物质生产条件,终于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到当代理论的历史性发展。以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之点。

一、    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现代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力获得的新发展。在此以前,近代生产力有过三次的发展和变革。第一次是在1540——1840年间。此时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人从封建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资本主义生产,工场手工业获得了大的发展;动力资源由木柴改为煤炭,促使冶炼业和整个手工工业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第二次是在1760——186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这个阶段上,蒸汽机以及新的生产工具和机器的使用,促使工场手工业变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社会化了,从而使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第三次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40年代。在这个阶段上,电力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大规模开采,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普遍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机器大工业的局限性,使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并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的集中和垄断提供了物质前提。[2]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材料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的开发和运用,推动了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速度和规模,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日益处于首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整个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其速度和规模创历史的新记录。以发展较快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例,

1950——1980年的30年间,日本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10%,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14倍,从而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台湾在1965——1980年的1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以8——9%的平均速度增长,个别年份超过10%。从50年代至80年代的30年间,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8倍。

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工业化国家的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中所占的比重,已从本世纪初的5——10%,提高到今天的60——80%,正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估计,现代物理学中的90%的知识是在1950年以后获得的;人类目前认识的化合物约为400多万种,其中的75——80%是在1950年以后才认识的。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10年增加一倍,目前约为23年增加一倍。与此同时,科技应用于生产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据统计,1855——1881年间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中的时间平均是30年,从生产投入市场的时间是7年;1920——1944年间相应为16年和8年;1945——1964年间又相应缩短为9年和5年;而今电子技术转化的周期就更短。[3]

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产业部门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光纤通讯,以及一系列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产业结构带来了质的变革。一方面是新产业的兴起,并以传统产业增长速度的3——5倍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旧的产业被改造或被淘汰,从而使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在198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产业及其附加值已占到40——60%,而农业只占2%,工业占24·3%。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事一、二产业的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不断下降,从事科技、咨询和信息的第四产业的人数不断上升。据统计,美国在70年代新增加的2000万就业人员中的90%,都集中在知识信息服务业上,美国的知识信息业就业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左右,而日本约占40%,均超过一、二产业总就业人数。[4]

第三,市场机制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各种发展条件基本具备的条件下,经济运行机制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配置中占优势;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配置中占优势。现代市场经济一方面发挥了市场机制的长处,即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和经常的竞争压力来促进优胜劣汰,协调供求关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优环节上去;另一方面,又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机制的短处,即由于自发性、盲目性和事后性所造成的剧烈的经济波动和两极分化等弊病,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比以前更快地发展。

第四,出现了企业中小型化的发展势头。

在蒸汽机时代,集中提供动力的大型动力机的采用及随后高能耗的重化工业的发展,使规模经济在经济效益的取得上占优势,大规模生产优于小生产,大企业挤垮或吞并中小企业,因此,与生产社会化伴行的是生产大型化的发展。进入20世纪,特别是进入50年代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及其迅速变换,中小企业所具有的机动性、创造性和适于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种种优点便派上了用场,从而是企业的中小型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势头。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中,美国企业数量大增,1950年新创办企业9·3万家,而1980年为60万家,这些新办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小型企业。1969——1976年间,美国的就业机会中的2/3是由雇佣职工不到20人的小企业提供的,而1000家最大的公司几乎没有提供新的就业机会。[5]一些大型企业也进行了经营方式的改革,过去按职能分工的单一型企业演变为多部门的企业,每个企业的合理人数维持在500人以下,超过千人时即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从中分出新部门。

第五,生产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到新的水平。

大机器生产对于各国的社会分工发展成为国际分工体系,并使生产国际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产业革命期间,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才刚刚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经济关系国际化了,资本国际化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终于形成。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级差化不断加强,这就不仅使产品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使产品生产进一步复杂化。因此,在一国范围内进行某些产品的生产便成为经济上并不总是有利的事情,从而使各国走上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的道路。如是,不同型号和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件和部件产品的专业化,工艺流程的专业化便发展起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经济联系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强化,各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也日渐加深,这标志着生产社会化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    现代生产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以深刻的影响,在根源的层面上甚至可以说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

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打破了社会有机体内部基本相适应的状况,引发新的不平衡和矛盾。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的集中表现。这个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在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它的长处是能够集中力量和资源,进行国家重点经济建设,有可能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协调经济的发展;它的缺陷是,由于制定计划的决策人员在信息的掌握和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以及所处地位和所代表利益上的局限性,计划配置方式也难免发生偏颇、僵滞的毛病,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的规模不大,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比较简单,发展目标比较单纯、集中,整个经济处在被封锁的自给自足状态中。这种经济的落后性为计划经济提供了适宜的存在条件。因此在我国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从5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速变换以及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计划经济的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动力系统便由于经济活动的规模庞大和复杂多变而逐步失去其有效性,最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从而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可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与生产力的发展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

第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中的某些论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强大生命力和有效性。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的某些论断并没有得到验证,且与现实有相当大的距离。其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将“把整个社会变成一座工厂”[6]的预言没有得到证实。事实表明,生产社会化并不总是像19世纪那样伴随着生产大型化的进程单项发展,生产大型化只是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向,当代企业中小型化和分散化的发展势头表明,生产社会化不可能把整个社会变为一座巨型工厂。其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过的生产方式”[7]的论断,即商品交换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均已不再容纳生产力发展的观点没有得到证实。事实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中得以实现的,这表明现代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中还能找到发展的余地。其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8]的论断也没有得到证实。这是因为一方面,上述论断是以生产社会化走向生产大型化的巨型工厂的观点和商品经济已无法容纳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观点为前提的,前提得不到证实,结论自然不可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现实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预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有较大的差距。

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是相互联系的。现代生产力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矛盾,乃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的理论根源;现代生产力所引发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乃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矛盾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现代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

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这样,社会矛盾愈成熟、愈尖锐,解决社会矛盾的条件就愈完备。然而,解决社会矛盾的物质手段,并不是存在于社会矛盾之外,而是存在于社会矛盾之中。当现代生产力在展示、引发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时,它本身就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

1、商品经济是适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迄今它已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存在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又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手段。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它仍有着商品关系存在的前提。这就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和以企业为单位的不同经济主体的存在,因此商品经济是适合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要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证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长达70余年的经济竞赛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种不同的配置资源的手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有成功,亦有失败,各有千秋。然而在发展生产力的总体较量中,市场经济的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动力系统已被证明是更富有效率的,因此,它是更适合商品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之一。而传统的计划经济已被证明敌不过现代市场经济,正是这个事实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开放世界。环顾全球,凡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没有一个是封闭自守的,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它们的国际经济联系就越广泛,它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方面下的功夫就越多。对外开放之所以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对外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而国际分工是节约社会劳动的重要源泉,社会劳动的节约也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同一过程的不同的表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这反映了社会化生产发展固有的要求,也符合生产国际化这一进步的历史趋势。

4、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20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是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带动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必然是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反之,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经济发展也滞后。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振兴经济,首先必须振兴科技;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首先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最后,现代生产力向社会主义提出了自身发展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及其客观历史作用;体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基础地位;尊重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采用现代经济手段和方法;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这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但它却是以人类共同创造的现代生产力为其物质前提的,因此,它充分体现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速度发展的现代生产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迫切要求人类自觉认识并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及其客观历史作用,以排除人类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对这一要求的确认。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本质特征,忽略了社会生产力的方面。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上述认识严重地束缚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本身都陷入严重困境。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类型的社会发展形态,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的产物。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最终将无法驾驭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并将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因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同时它们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离开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个前提,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和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未获充分发展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的,因此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使自己早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其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生产力的这一物质属性要求人类不仅在理论上承认它的历史作用,更要在实践中把它当作社会的物质基础去构建它、发展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要求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地位的发展要求。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以“阶级斗争”为钢,不能始终坚持、有时甚至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掀起一次又一次政治风暴,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事实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才能逐步解决这个矛盾,并使其他发展问题迎刃而解。因为经济事业是一切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只有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和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生产力具有发展阶段不可逾越性的特点。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前人创造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生产力由低起点到比较发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和渐进性使生产力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状况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回避的起点,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长期的。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曾有过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搞“大跃进”、“穷过渡”的教训,结果使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人民吃尽了苦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等等,都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渐进性和发展阶段不可逾越性的特点和要求。

第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否则经济将难以实现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改革为动力,破除过时的、陈旧的、行之无效的经济手段和方法,变革产品经济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变革闭关锁国为对外开放,吸引或借鉴国外的资金、技术、资源、人才、先进经济管理方法,使经济走向国际化,等等。正是反映了发展现代生产力必须采用现代经济手段和方法的要求,从而使生产力获得了再一次的解放和新的发展。

第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它被劳动者所掌握并“物化”为新的更高生产率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扩大了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对象时,就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生产力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是带动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要求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正是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现代生产力需要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要求。

第六,现代生产力要求经济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进步又为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发展目标;要求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相适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等,正是体现了现代生产力要求经济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发展到当代理论的第一个系统、完整、成熟的理论形式,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随着现代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由于生产力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反映现代生产力发展基本要求的内容,将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1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参阅(德)于尔根·库钦斯基著:《生产力的第四次革命》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参阅杨纪柯主编:《面临挑战的科学技术》第304——307页,安徽科技出版社,1984年版。

[4]参阅戴汝为等著:《我们正面临第五次产业革命》,《光明日报》19942233版。

[5]参阅J·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十个趋向》第191——197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上,第39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2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