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共“七大”看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新动向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4-15 12:57:13
从古共“七大”看古巴社会主义发展新动向
张慧玲
[内容提要] 2016 年 4 月 16—19 日,古巴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回顾了 2011 年古共六大以来党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和讨论了古巴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社会模式更新等有关理论问题,出台了《2016—2021 年经济社会模式更新纲要》和《2016—2030 年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文件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这次大会是在古巴经济社会模式更新逐渐进入“深水区”、古巴和美国关系明显改善等关键时刻召开的。作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共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走稳和走好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备受各界关注。
[关键词] 古巴共产党 古共七大 古巴社会主义
2016 年 4 月 16—19 日,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哈瓦那举行,来自古巴全国的1000 名代表与会。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 Raúl Castro) 代表古共中央向大会作中心报告,大会回顾了古共六大以来经济社会模式更新的进展,讨论和审议了六大通过的《古巴党和革命经济社会政策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落实情况,形成了新的“五年计划纲要”,出台了《2016—2030 年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案,选举产生包括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和书记处在内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劳尔·卡斯特罗和马查多·本图拉( Machado Ventura)再次分别当选古共中央第一和第二书记。
一、古共七大召开的重要背景和意义
1959 年古巴革命胜利后,为摆脱经济困境,古巴共产党一直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曾多次进行改革,但顾及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局部”和“短期”的改革时常反复。
古巴面临的内外形势很严峻,特别是距离始终不放松孤立、封锁、颠覆古巴的超级大国美国近在咫尺,古巴不得不将“稳定”放在首位。但不改革又没有出路,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稳定,所以还是不得不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从实际出发,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与稳定所要求的民众承受力之间的最合适的“度”。
2006 年 7 月,菲德尔 · 卡斯特罗 ( FidelCastro) 因病将最高行政职权移交给其弟劳尔 ·卡斯特罗。劳尔主政以来,逐步将党的工作中心由“思想战”转向“经济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策,如允许集体和个人承包闲置土地、允许个体户发展、向个体经营者提供贷款和向个体经营者征税等。与以往的改革不同的是,这次古巴新的经济变革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来势凶猛,牵涉面大;二是触动了经济结构和观念问题。
2011 年 4 月,劳尔在古共六大上明确提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模式更新”( 古共官方坚持使用“更新”而非“改革”一词,意在强调不会违背古巴革命的宗旨) ,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这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古巴经济发展。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古巴目前已有超过 50 万人从事个体经济活动,古巴老百姓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2012 年 1 月,古共召开了党的首届全国代表会议。古共全国代表会议是古共六大的继续,是保证革命事业的继续而采取的最有力的政治改革措施,它为六大提出的经济变革纲领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古巴国内经济社会模式更新铺陈展开的同时,古巴外部环境也发生着积极变化。2014 年 12月,古巴和美国宣布两国开启复交谈判,为长期遭受美国全面封锁的古巴带来了对外开放的机遇。2015 年 7 月,古巴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之后,奥巴马政府部分放松了对古经济制裁措施,把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去除。2016 年3 月,奥巴马对古巴进行正式访问,成为 88 年来首位访古的在任美国总统。与此同时,古巴和欧盟签署了旨在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的框架协议,为古巴同欧盟及其成员国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上述背景下,古共七大顺利召开意义重大,被视为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这既是指方针政策的承前启后,也意味着古共通过高层人事布局开启了古共中央领导层新老交替的进程。本次大会延续了六大确定的方针路线,再次强调坚定不移地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深化经济社会模式更新,通过总结近年经济社会模式更新的经验教训,完善和丰富了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并为古巴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近年来很少公开露面的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出席了七大闭幕式,并作了历史性的“告别演讲”。劳尔·卡斯特罗也在大会上表示,古共七大是“老一辈领导人参加的最后一次古共全国代表大会,古巴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旗帜将交到年青一代的手中”。
二、从劳尔的中心报告看古巴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在七大作中心报告,回顾了六大以来党在各领域的工作情况,确定了新时期古巴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强调要对古巴经济社会模式更新进行“概念化”总结,并对古巴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内外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该报告有很多新论断和新提法,集中体现了当前一段时期古巴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 一) 关于新时期古巴社会主义的特征。劳尔提出古巴要建设“繁荣和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为此,强调当前古巴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财富,古巴社会主义才能得以持续巩固和发展”。
劳尔在列举目前党内“复辟资本主义”和“怀念前苏东时代”等不良思想倾向之际,重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古共一党制不动摇,要发挥党在领导经济社会模式更新中的核心作用。古巴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绝不会走资本主义的老路和新自由主义的邪路。
( 二) 关于完善古巴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古共各方面的理论建设有所欠缺,党的路线方针通常以卡斯特罗兄弟的言论、党代会的中心报告或一些政策文件体现。2011 年和 2012 年召开的古共六大和首届全国代表会议,虽然提出了上百条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具体建议,但始终未形成科学、准确的理论体系。
七大讨论了对经济社会模式更新进行“概念化”总结的提案,并拟交由全体党员和共青团员展开深入而民主的讨论,广泛征求全体民众的意见。劳尔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提出‘概念化’的议题,所谓‘概念化’是对经济社会模式更新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和提炼。”“这份提案的目的在于清晰阐述经济社会模式更新的特点,使之成为服务于符合古巴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纲领。该提案是在充分吸收古巴历史、革命历程、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起草的。当然,提案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劳尔强调,“‘概念化’的宗旨和原则来自马蒂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的思想还有古巴革命自身的发展经验。”
( 三)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古巴长期坚持计划经济。古共在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难度,来自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两个方面。古巴重视和坚持计划经济,是因为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客观上有坚持计划经济的必要性。当然这同时也与古巴主观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 识密切相关。
古共六大就已经有了发展个体经济和发挥市场作用的新提法和新举措,七大中心报告称,会继续在坚持“主要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前提下,承认市场的作用,同时强调允许私有制存在和发展,绝不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复辟”。劳尔还补充说明,“引入供求关系与计划原则并不相悖,二者可共存并互补。中国改革和越南革新成功证明了这一点。”针对古巴社会对私营经济的偏见和抵触,劳尔还为其正名,表示“合作社、个体户和中小微私营企业本质上不是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反革命分子,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坚持原则的革命者和爱国人士,并一直从古巴革命中受益。”在对非公有经济成分定义方面,七大中心报告首次引入了“中小微私营企业”的概念。
2016 年 5 月,古巴政府公布文件宣布,国内私营的中小企业合法,这对于古巴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尔还对外部势力对古巴经济领域的渗透作出警告,称“要防范外部势力通过控制古巴非公经济在古巴培育代理人、从而颠覆古巴革命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图谋”。
( 四) 关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平。七大中心报告强调,古巴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公平和公正原则,以捍卫古巴革命的成果,使每位公民都得到必要保护。劳尔着重指出,“古巴的模式更新绝不会采取‘休克疗法’,因为这将对社会弱势群体造成伤害; 也不会采取新自由主义方案,新自由主义政策加速对国有资产和卫生、教育和治安等公共服务的私有化,这是古巴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允许的。”
中心报告重申要打破平均主义,落实“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使个人生活水平与其合法收入相匹配,以激发劳动积极性。但同时必须捍卫古巴革命成果,致力于用好有限的资源和预算,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质量。七大报告还主张坚决杜绝贫富两极分化的苗头。六大《纲要》明文规定“在非国有经济形式中不允许产权的集中”,在此基础上,七大进一步增加了“也不允许财富的集中”的表述。劳尔解释说,“私营企业经营范围很明确,是古巴混合经济的补充,这些都会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 五) 关于政企分开的经济体制改革。劳尔表示,“政企分开工作有了很大进展,政府和企业权责关系日渐明晰,今天企业的负责人对企业运营有更大的自主权。但政企分开改革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必须巩固结构治理、加强干部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在已有授权范围内必须克服等靠上级指令的习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开拓精神。”
三、古共党建工作有序推进
古巴特殊的内外环境对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和挑战,增加了工作难度。苏东剧变以来,古巴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探索中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宝贵的经验。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高度重视古共党建,长期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腐倡廉常抓不懈,这些优良的工作作风成为古共有效应对苏东剧变和美国长期封锁而屹立不倒的保证。
古共于 2012 年 1 月召开党的首届全国代表会议,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古共七大回顾了六大以来党的各项建设工作,劳尔在中心报告中要求古共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党的干部和作风建设,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反腐力度,提高新时期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
( 一) 关于当前古共党建的重要使命。七大中心报告明确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坚定思想、争取和平,强调要“加强党内民主”、“提高党员战斗力”,尤其要加强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妥善应对古美复交后的新挑战。
( 二) 关于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劳尔对过去五年古共党建工作成效予以积极评价。他说,“党的道德权威要求每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在道德、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作出表率,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劳尔反复强调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方针,指出,“以发展经济为工作重心绝不意味着同革命所倡导的公平和正义理想相割裂,更不能影响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市场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党、政府和群众组织不再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不管什么层级,还有我们群众组织的成员,只要遇到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就应挺身而出。”“在推进《纲要》落实过程中要有政治敏感性。要对人民群众作好解释说明工作,更加遵守党的规章和纪律。”
( 三) 关于党代会召开的机制化问题。古共党章规定每五年召开一次大会,但古共在六大以前并未严格执行。1997 年古共五大召开 14 年后才举行了六大。劳尔指出,“七大的顺利召开,是履行 2012 年党的首届全国代表会议中第 17 条规定,即根据党章,每五年按时召开一次代表大会。”
( 四) 关于加强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劳尔强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建设有着长期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就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更加自觉、积极和负责地投身经济社会模式更新进程。”“在新的内外形势下,必须要加强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关注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家庭和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劳尔要求,继续发挥古共青盟以及工会等群众组织在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并表示古共要与不同宗教团体保持友好联系。劳尔坦承,“思想观念僵化和守旧、懈怠”是推进模式更新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此外,党内还存在“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 五) 关于党员领导干部任期制和年龄限制。2012 年古共首届党的代表会议正式批准限定高级别公职人员任期的提案,规定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最长不超过两届,每届任期五年。本次大会重申了这一规定,并进一步对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龄作出了限制。劳尔提议将进入中央委员会和履行党内高级领导职务的年龄分别限制在 60 岁和 70岁。七大新一届古共中央委员会其实已经贯彻了这一思想。本届中央委员会平均年龄 54.5 岁,约2 /3 出生于古巴革命胜利之后。
( 六)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劳尔说,“经验告诉我们,制定出好的政策文件还不够,还应该有好的执行者。每过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考察他们执行政策的水平,检验他们的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全面培养他们,使他们能妥善纠正错误,避免小问题引发更大的政治问题。”“我们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 José Martí) 说: ‘执政即预见。’我们要加强预见性以避免工作出错。我得承认,在落实《纲要》过程中,我们缺乏足够的预见性,也没有必要的灵活性来快速处理问题。”
谈及干部工作,劳尔强调古共高度重视对妇女干部以及青年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劳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表示党的干部政策仍不尽如人意。“我们不能否认主客观不利因素,如收入差距原因,一些干部辞职转岗,一些干部缺乏工作动力。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干部储备不足。”
四、古共领导人新老更替引人关注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古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中央委员会。
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比上一届增加 2 人,达到 17 人。其中有 12 人连任,分别是: 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古共中央第二书记、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兼部长会议副主席马查多·本图拉,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迪亚斯—卡内尔( Díaz - Canel) ,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埃斯特万·拉索( Esteban Lazo) ,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兼部长会议副主席拉米罗·巴尔德斯·梅嫩德斯( Ramiro Valdés Menéndez) ,国务委员会副主席萨尔瓦多 · 巴尔德斯 · 梅萨 ( Salvador ValdésMesa) ,革命武装力量部部长莱奥波尔多 · 辛特拉·弗里亚斯( Leopoldo Cintra Frías) ,外交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 Bruno Rodríguez) ,部长会议副主席兼经济和计划部长马里诺 · 穆里略( Marino Murillo) ,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古共哈瓦那市委第一书记拉萨拉 · 洛佩斯 ( LázaraMercedes López Acea) ,革命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阿尔瓦罗 · 洛佩斯 ( lvaro V.López) ,革命武装力量部副部长拉蒙 ·埃斯皮诺萨( Ramón Espinosa) 。
新当选政治局委员五人,分别为: 中央工会总书记乌里塞斯 · 吉拉特 · 德纳西缅托 ( UlisesGuilarte de Nacimiento) 、公共卫生部长罗伯托 ·莫拉莱斯( Roberto Morales) 、信息科技大学校长米莲姆·尼卡多·加西亚 ( Miriam NicadoGarcía) 、妇女联合会总书记特蕾莎 · 阿玛雷耶( Teresa Amarelle) 、古巴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副所长玛尔塔·阿亚拉·阿维拉( Marta AyalaAvila) 。
古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比上一届减少两人,均为连任: 古共中央组织和干部政策部部长阿贝拉尔多·阿尔瓦雷斯( Abelardo lvarez) ,古共中央国际部部长拉蒙·巴拉格尔( Ramón Balaguer) ,古共中央教育、科技和体育部部长奥尔加·塔皮娅( Olga Tapia) ,古共中央工业和建筑部部长奥马尔·鲁伊斯( Omar Ruiz) ,古共中央旅游、交通和服务部部长豪尔赫·奎瓦斯( Jorge Cuevas) 。古共中央 委员会由142 人组成,比上一届增加27 人。
古共中央新一届领导构成的特点引人注目:
一是古共领导层采取“渐进式”新老交替方式。劳尔在大会发言表示,从 2016 年古共七大召开到 2018 年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召开的近两年期间,古巴将逐步进行党政领导层的平稳过渡。七大选举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中,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在政治局的排名由上一届的第八位上升至第三位,接班态势明显。同时,劳尔、马查多等老一辈革命家虽年过八旬,仍连任古共中央第一、第二书记,表明古共中央希望在维护稳定的大局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最高领导层的交接班。
二是古共中央干部年轻化态势明显。劳尔多次表示,他本人将在 2018 年退休。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兄弟是古巴共产党的缔造者,长期主政古巴,是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但鉴于两人年事已高以及古共中央高层普遍“老龄化”,2006 年劳尔主政以来,十分注重培养对党忠诚、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2011 年古共六大以来,迪亚斯—卡内尔、穆里略、罗德里格斯、洛佩斯等一批年富力强、懂经济懂管理的高级领导干部开始进入决策层,古共七大充分肯定了中青年一代在各自岗位上的表现和成绩。
三是对“后卡时代”古共领导体制有颇多猜测。不久的将来,古共将进入“后卡斯特罗”时代。从目前情况看,“后卡斯特罗”时代无论从个人威望还是政务和军事领导才能而言,都没有人能同卡斯特罗兄弟相提并论。因此,未来古共中央领导体制不太可能复制以前卡斯特罗兄弟二人一言九鼎的主政方式,但古共中央最高领导实行党政分开还是党政“一肩挑”形式尚难定论。
五、古美关系转圜极大地改善了古巴的外部环境
美国对古巴革命的威胁是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因素之一。古巴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独裁,革命的发展必然会触及美国在古巴的利益。这一矛盾是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的。但是,美国以中断同古巴经贸关系的手段阻止古巴的革命,并不断升级制裁措施,千方百计地企图颠覆古巴革命政权。
面对这种形势,古巴为了将革命继续下去,自然会寻求另一条前进的道路。 1961 年 4 月 17日,美国雇佣军登陆古巴吉隆滩,想通过武装侵略颠覆古巴革命政权。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坚强领导下,古巴人民英勇抵抗,全歼入侵者。与此同时,菲德尔·卡斯特罗亦决定将古巴民族民主革命方向调整为社会主义革命。同年 5 月 1 日,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一大”的报告中指出,“在英勇的反帝斗争中,古巴革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1962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法令,宣布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
此后长达 50 多年的时间里,古巴对美国不屈不挠的抗争固然展现了古巴共产党和古巴人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但古巴社会主义建设也深受其害。面对美国的敌视和威胁,古巴实际上长期处于“准军事状态”的特殊环境之中。因为美国对古巴经济的全面封锁,古巴不仅无从实现对外开放,而且国内经济社会建设长期受阻。特别是 2006 年以来,古巴开启经济社会改革进程,因为美国的金融封锁,古巴政府融资无望,发展资金捉襟见肘。且由于美国“长臂法案”的限制,外国企业也不敢到古巴投资。
自 2014 年 12 月古美宣布启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以来,古美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2016 年3 月,在古共“七大”召开前夕,奥巴马总统访问古巴,虽然访问并未达成实际成果,但显示了古美双方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愿。
古美关系改善一年多来,古巴外部环境明显改善。从双边角度而言,奥巴马政府放松了对古巴封锁,古巴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减轻,而且随着古美通航通邮等措施落地,两国经贸活动有望增加。从多边角度而言,古美关系改善有效推动了古巴的对外交往。近年来,古巴和欧盟关系升温,同时,俄罗斯、日本等拉美域外国家明显增加了与古巴交往的力度。
面对新形势,劳尔在七大中心报告中一方面敦促美国解除对古巴封锁、归还关塔那摩基地,以实现古美关系全面正常化; 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所有国家发展互利的经贸合作关系,推动“出口收入来源多元化”,“决不再重蹈依赖单一市场或单一产品的覆辙。”
六、古巴社会主义建设仍面临较严峻的挑战
古共七大回顾并肯定了六大以来党的各项工作成绩。尤其是古巴经济社会模式更新逐步推进,个体经济和非农合作社等非国有部门表现良好,为古巴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劳尔在七大中心报告中客观翔实地分析古巴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也指出古巴社会主义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
从内部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古巴2011—2015 年经济年均增长 2. 8% 。这一增长水平不足以保证扩大生产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无法满足改善人民消费的需求。经济社会模式更新效果不彰,五年来,古共六大通过的 313 条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仅有 21% 得以落实,这与民众的期待还相差很远。投资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五年前生产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吸收了 45% 的投资,2015 年这一数字达到了 70% 。投资领域的变化对古巴政府的计划管理以及高素质劳动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尔表示,“五年来,全面落实六大《纲要》殊为不易,仍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模式更新提出的各项改革可能还要用不止一个五年计划来实现。实践也证明了我们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按照‘不急躁、不停顿’的方针稳步推进更新。”劳尔还着重分析了解决货币双轨制、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等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从外部看,古美复交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的全面正常化,美国仍未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同时,随着古美关系改善,古巴共产党和政府面临美国和平演变的压力有增无减。劳尔在七大中心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表达了对美国的不信任。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启和迅速发展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将对两国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在美古关系发展的诸多变化中,不会改变的因素仍然值得注意。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颠覆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不会改变,而古巴坚持社会主义不可逆转的决心也不会改变。
七、结语
古巴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描述涵盖了社会主义古巴的多重特性。
首先,古巴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在 20 世纪 90 年代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古巴顶住内外压力,不仅顽强生存下来,而且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此过程中,古巴共产党进行的党建活动和经济社会改革极大地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其次,古巴地处战略要冲,同超级大国美国近在咫尺又身受其封锁和敌视。古巴既要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又要谋发展、求生存,实为不易。它树立了社会主义岛国对垒资本主义强国的道义和精神榜样。
此外,环视拉美地区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古巴还对委内瑞拉“21 世纪社会主义”等 21 世纪以来拉美左翼思潮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推动了地区“泛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无论从哪个层面解读,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都有独特之处。
本文从古共“七大”解读古共党建、古巴经济社会改革以及外部环境的新动向,仅是阶段性的管窥。新时期古巴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也面临新挑战,而古巴共产党和古巴人民从未停止探索和奋斗。
如果从更广的视角——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横向比较、更长的历史——古巴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古巴社会主义发展的过往和趋势会更加明了,也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有更强的信心。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6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