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生成及演进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4-08 20:32:31
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生成及演进
闫杰花
[内容提要] 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生成与演进可以从历史考察、现实透视、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革命时期,越南共产党以“独立、自由、幸福”为核心价值理念带领越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统一、获得人民自由和幸福。革新时期,越南共产党在继承“独立、自由、幸福”核心价值理念基础上把“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作为自身价值目标,探索了自身价值观建设的内容与方式。展望未来,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将朝着自身价值观与党员价值观整合与统一、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 融合与互动、自身价值观与青年价值观引领与反哺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越南共产党 价值观 生成 演进
越南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而价值观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梳理越南共产党成立以来价值观建设历程,了解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内容、方法,可以展望未来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发展方向与趋势,探寻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对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历史考察: 革命时期越南共产党对“独立、自由、幸福”核心价值理念的追求
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在寻求越南民族独立道路的过程中,以越南民众长期抗法、抗美争取民族独立的实践为基础,吸收传统儒学中的合理成分,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近代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借鉴孙中山“三民主义”,融合东西方文化价值精华,提出了以“独立、自由、幸福”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传播普及。
( 一) 越南共产党对“独立、自由、幸福”核心价值理念的选择
越南共产党把独立、自由和幸福作为自身的核心价值理念与追求,是对越南追求独立、自由历史传统的继承。近代以来,越南先后经历了法国 80多年的殖民统治和美国 20 多年的侵略历史,长期的被殖民历史和被侵略历史使得越南人民非常渴望独立、自由。越南共产党成立后,带领越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法、抗美战争。在此过程中,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八月革命成功后,1945 年9 月 2 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宣读的越南《独立宣言》首句便是: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应享有天赋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是: 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以此来表达越南共产党和越南人民对独立、自由、幸福的渴望。
越南共产党追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核心价值理念也与当时越南社会处于剧烈变动的、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这段时期既有日渐式微的传统的儒教思想,又有作为新思潮的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和马列主义思想以及西方传教士传入的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方思想交汇、融合态势。这种交汇融合既是传统思想与近代思潮历时交融的体现,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异域碰撞的体现,使得越南思想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碰撞和激荡。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共产党人便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碰撞和激荡背景下成长和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青年时代又游历西方,接受西方自由、民权、民主思想的熏陶,他们的价值理想与价值追求中既有传统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价值理念又有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理念。胡志明对儒学、基督教、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的一段论述能反映出越共的这种价值理想与价值追求: “孔子的学说有它的优点: 它的个人的道德。基督教有它的优点: 它的高贵的仁爱。马克思主义有它的优点: 它的工作的辩证的方法。孙逸仙主义有它的优点: 它的适合于我们的国家的条件的政策。孔子、基督、马克思、孙博士,他们没有共同之点吗? 他们都想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谋福利。”[2]思想文化碰撞激荡、交汇融合为越共的价值理念打上了东西兼收并蓄的烙印。这一点在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多年游历国外的经历,让他对美国“人人生而平等”及“民有、民治、民享”等思想和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有着深刻理解。同时,长期在中国生活的胡志明还受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较大影响。胡志明认为“孙博士的三民主义可以总结为: 民族主义,一切民族的独立; 民权主义,人民的自由; 民生主义,人民的幸福和享受。这是越南所需要的,这是越南民族所要求的”[3]。在借鉴“三民主义”的基础上,结合越南历史和现实需要,胡志明进一步把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简化为“独立、自由、幸福”。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让人民牢记越南民族获得独立、自由的不易,使“独立、自由、幸福”价值理念深入民心,越南共产党把这六个字显著、突出地标识于“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名之下,以国号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所有行政文件、公函之中右上角,甚至私人信件中都有这个明确标识。1975 年越南南北统一后,这六个字则标识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名之下,作为越南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理想,成为越南民族革命时期越南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追求。
( 二) 越南共产党追求的“独立、自由、幸福”的价值内涵
“独立、自由、幸福”意为谋求越南国家民族的独立、统一和自由,实现人民生活的幸福。越南共产党在领导越南人民进行抗法和抗美的革命过程中,对“独立、自由、幸福”的价值内涵有过多次论述。如“爱国竞赛的初步结果是: 全民将够吃够穿,全民将能读能写,全体战士将有足够的粮食和武器,消灭入侵的敌人。全国将完全统一和独立。我们这就实现了: 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4]“新年,我们同胞将为新的生活而奋斗,为长期抗战献出力量,以使我们国家完全自由、独立。”[5]“祖国取得了独立,但人们还没能享受自由、幸福,那‘独立’就没有什么意义。……我只有一个最真诚的愿望,那就是如何使我国能完全取得独立,人们取得自由,我们同胞谁都有吃的穿的,上学读书。”[6]这些论述既是未来越南人民奋斗的目标,也对“独立、自由、幸福”的内涵按照先后次序作了基本的规定。其一,“独立”价值的实现。近代以来,越南民族最大的价值失落,就是民族独立的丧失。实现越南民族的完全独立是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和前提。其二,“自由”价值的实现。自由价值同独立价值紧密相连,独立价值实现了越南民族整体的自由权利,同时也保证越南人民享受充分的自由权利。自由价值则是独立价值从民族整体到人民群体的价值递进与升华。其三,“幸福”价值的实现。这是越南革命时期价值实现的归结点和最终目的。独立、自由、幸福构建了民族、民权、民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的价值内涵与层次。
( 三) 越南共产党围绕“独立、自由、幸福”进行的传播与教育
越南共产党追求的“独立、自由、幸福”的价值观念如何走向自己的阶级,深入自己的阶级,进而武装自己的阶级,使之为此目标不懈奋斗,存在一个方式、方法问题。因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7]。需要“无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走向自己的阶级( 无产阶级) 和其他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各阶级的“合唱”。在越南这样一个农民国度里,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势和工作重心不同,越南共产党使“独立、自由、幸福”的价值理念走向自己的阶级的方式、方法,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历史发展态势。具有特色、富有创造性的传播方式、方法大多产生于以下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第一时期,越南共产党成立之后到越南独立之前( 1930—1945 年 ) ,“独立、自由、幸福”的价值理念传播方式、方法主要包括: 成立印度支那反帝人民战线、发动人民战线运动、建立北坡革命基地、举办北坡政治培训班、成立越南独立同盟、创办党报、组建各种行会、建立越南解放军宣传队等。第二时期,从越南独立到北越解放时期( 1945—1954 年) ,越南北方主要以扫盲运动、学校教育、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及军队整军运动等方式展开。第三时期,越南国家南北分裂时期( 1954—1975 年 ) ,具体方法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规模群众运动、扫盲运动以及工农补习学校和干部学校等。受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限制,“独立、自由、幸福”的价值理念传播教育以传统的灌输式( 注入式) 为主,通过报刊、书籍、杂志等传播媒介进行。尽管这些传播方法简单,但把握住了当时越南人民渴求摆脱独立,渴望自由、幸福生活的心理要求与越南的社会形势,从而迅速得到民众的支持,越南共产党也得以以弱胜强,取得抗法、抗美战争的胜利。
二、现实透视: 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探索
越南国家南北统一之后,尤其是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对自身价值观的探索凝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为此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目标,通过各种方法加强价值观建设。
( 一) 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对价值目标的探索
随着民族独立、祖国统一目标的完成,越南共产党开始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在继承“独立、自由、幸福”核心价值理念基础上,30年革新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价值目标。越共七大政治报告在总结了越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革新情况,展望了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后,把“为建设富强的、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越南而奋斗”作为越南社会主义目标; 七大通过的 1991 年《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明确把“民富国强”作为越南社会主义的目标; 1992 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进一步把“建设富强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人人有温饱、自由、幸福的生活,有全面发展的条件”作为越南社会主义奋斗目标; 越共八大政治报告特别强调经济增长必须同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相结合,增加了“社会公平”的目标,把越南社会主义的目标拓展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 越共九大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有政治的民主,民主既是革新的动力又是革新的目标,所以九大报告中明确增加“民主”的建设目标,把越南社会主义目标概括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越共十大继续沿用九大提出的“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目标的提法。越共十一大进一步强调只有更多的民主才能实现更多的公平和文明; 为了进一步推进民主化进程,把“民主”目标提升至“公平”之前,概括为“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越共十二大继续沿用越共十一大的表述,“在党的领导下,把越南建设成为一个以‘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为共同目标的和平、独立、统一、领土完整的国家”[8]。
( 二) 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越共六大吹响了革新的号角,也开启了越共价值观建设全新发展的道路。首先,不断强化价值观建设的内容: 一是防“左”反“右”,旗帜鲜明地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澄清对社会主义的糊涂认识,批评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看法,批判反对马列主义的言论,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引导人们沿着健康、有益、向上的方向发展,坚定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二是加强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重新审查、复查各级党员的资格,重新确定各级党组织的作用,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道德败坏、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等在思想、政治、道德和生活方式上的腐败问题。开展以胡志明为榜样的道德教育,在从中央到基层党组织、党员中进行思想道德与生活方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尤其强化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其次,积极构建越南共产党价值观传播教育网络。在组织结构网络方面,加强中央—省( 直辖市) —县—乡( 坊) 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的宣传工作,形成中央和地方的价值观传播网络体系,利用好各级党组织、党的“宣传员”和“报告员”制度进行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传播与宣讲。在组织教育方面,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校的正规教育与培训,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力度,进行严格管理与审查。在传播媒介方面,“建立了由以《人民报》、《西贡解放日报》等党报为中心并辅以各行业报纸的国营报刊网,以越南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广播电台网组成的国营新闻体系”[9]。越南中央和地方各级电视台等传统媒介和大型的门户网站如 Vn Express、Vietnamnet、Nhan Trí 等互联网媒介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来源的立体交互式传播媒介,宣传越南共产党的主张和价值观。
三、未来展望:越南共产党价值观演进趋势
随着实践的变化,越南共产党不断调整价值观建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根据近年来党员队伍、国际形势、越南国内实践的一些变化,未来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 一) 越南共产党价值观与党员个体价值观的整合与统一趋势
党员是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存在载体,党员的价值观则是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没有党员的价值观,越南共产党的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党员价值观与越南共产党价值观不一致,则降低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凝聚力。因此,党员价值观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成败。越南共产党有 450 多万党员,因受教育多寡、阅历深浅、觉悟高低的不同,党员的价值观或多或少与越南共产党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更重要的是,随着革新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南也同样面临着利益多样化带来的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问题,部分党员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背离了入党时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如何统一党员思想、凝聚党员共识、保持党员价值观与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一致性,是摆在越南共产党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越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把建设纯洁、强大的党作为越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任期内要完成的六大中心任务之首,强调注重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加强党员革命道德品质的锤炼,“继续推动以胡志明思想、道德、风格为榜样的学习和工作运动,结合反对政治思想、道德、生活蜕化,反对内部‘自我演变’、‘自我转化’、官僚主义、贪污、浪费、个人主义、机会主义、实用主义、派别、‘利益集团’、说套话现象”[10]。“集中实现‘建设政治、思想、组织和道德纯洁、强大的党’的目标。”[11]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越南共产党将通过加强价值观建设,发挥价值观的整合功能,统摄和引导党员的价值观,在全体党员中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使党员价值观与越共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保持一致,以建设纯洁、强大的党。
( 二) 越南共产党价值观与越南社会价值观的融合与互动趋势
社会现实和客观历史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作出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的正确判断。对于越南共产党而言,目前最大的社会现实和客观历史条件就是在工业化、现代化、融入国际过程中全面协调推进革新事业,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但“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继续出现深层次的变化和新的复杂演变。和平稳定的环境尚未牢固,且隐藏着许多动荡危机。党和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调控及反腐败斗争等工作仍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 社会思潮中出现许多新问题”[12],尤其是近年来极端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在越南社会上逐渐蔓延开来,严重影响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阻碍社会思想共识的形成。为有效防止各类思潮对自身价值观的不断腐蚀,越南共产党对内通过价值观整合达到党员价值观与越南共产党价值观的统一,对外试图通过党的价值观与越南社会价值观融合与互动来抵御各种思潮的不良影响。在 2015 年 2 月 27 日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召开的“新阶段越南文化和越南人的价值体系定向建设”会议上,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冯有富指出,“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体系需要正确反映越南人民的价值本色,能发挥越南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能反映在融入国际过程中吸收的新价值”瑏瑣,“需要有开放性以符合每一个阶段的需要,价值体系必须有交流和传承,特别是必须平衡理想与现实,平衡领导的期望和人民的愿望”[13]。越南共产党十二大报告也强调要“总结并树立工业化、现代化、融入国际时期的越南人和越南文化价值标准体系,使价值标准体系进入到各领域、各项活动、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在力量”[14]。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越南共产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融合与互动,会不断吸收社会价值观中的时代内容和新元素,调整、建构自身价值观,努力把握时代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保持自身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趋势的一致,通过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与客观条件,体现社会需求,以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 三) 越南共产党价值观与青年价值观的引领与反哺趋势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国家的盛衰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的强弱,青年要想成为未来的中坚,就得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并为迎接未来的工作而准备。”[15]在胡志明时代,越南共产党就非常重视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青年工作,注重把党的价值理念灌输给青年,从思想上引领青年,组织上吸纳青年。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更加重视青年工作。认为“青年工作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战略中占重要地位,青年工作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16],要培养青年“具有人格、道德、灵魂美好,智商、能力、创造力高强,体魄健康; 提高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相互尊重、遵守法律; 在建设、保卫祖国事业中发挥好创造的主体作用”[17]。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网络媒介尤其是网络社交媒介管控比较松散,各式各样的西方价值观通过网络社交媒介严重影响着越南青年的价值观。如何引领和塑造青年价值观、消解西方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是摆在越南共产党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近年来越南共产党加大了吸收年轻人入党和学生党员的比例,为党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机,接受党的价值观塑造; 同时,也注意把青年价值观中的重要元素吸收到越南共产党的价值观中来,希望获得青年一代的认同,扩大群众基础与阶级基础。但如何保持越南共产党与青年价值观的引领与反哺之间的平衡,则考验着越南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能力。
注释:
[1][4][5][越]胡志明《胡志明选集》第 2 卷越南外文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3 页,第 80 页,第 28 页。
[2][3][越]陈民先《胡志明传》上海八月出版社 1949 年版第91 页,第81 页。
[6][越]胡志明《胡志明全集》第 4 卷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61 页。
[7]《列宁选集》第 3 版第 1 卷第 317 页。
[8][10] [11]、[15][18] BODIEN TU NHN DN VIT NAM:Báo cáo chính tri cua Ban Chp hành Trung uong Dng khóaXII tai Dai hi dai biêu toàn quc ln thú XII cúa Dng( 《越南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参见越南《人民报》网: http: / /www. nhandan. com. vn/chinhtri/item/28584002-toan-van-bao-cao-cua-ban-chap-hanh-trung-uong-dang-khoa-xi-ve-cac-van-kien-dai-hoi-xii-cua-dang. html。
[9]易文《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新闻传媒的发展历程及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启示》,载于《东南亚纵横》2014年第 4 期。
12 BO DIEN TUDANG CONG SAN VIET NAM: Thngbáo Hi nghi ln thu tám Ban Chp hành Trung uong Dangkhóa XI( 《越共十一届八中全会公报》) ,参见越南共产党电 子 报 网: http: / /dangcongsanvn/tu-lieu-van-kien/van-kien-dang / nghi-quyet-bch-trung-uong / khoa-xi / doc-1925201511160846. html。[13][14] Su thay doi trong quan niem ve giá tri con nguoi ,vn hoá ( 《文化和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 ,参见越南《讯息报》网: http: / /m. baotintuc. vn/xa-hoi/su-thay-doi-trong-quan-niem-ve-gia-tri-con-nguoi-van-hoa-20150227150839016. htm。
[16][越]胡志明《胡志明全集》第 10 卷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90 页。
[17][越]阮文龙《团会队干部工作手册》越南青年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2 页。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越南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6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