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历史、现状与前景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2-25 16:56:52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历史、现状与前景

吕薇洲

摘要:俄共在其成立以来的十几年间,走过了被禁、重建、转型、分裂等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目前已陷入生存和发展危机之中。俄共陷入危机是外部因素和内部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无论从俄共自身,还是从普京政权来看,俄共依然存在摆脱危机、实现复苏的条件和机会。但俄共能否在俄罗斯政坛继续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历史;现状;前景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以下简称俄共)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的一支左翼力量。该党在现实社会主义遭到挫折后,仍致力于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俄罗斯现实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试图重振社会主义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经过不懈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共曾一度发展到在国家杜马中占据多数席位,并对叶利钦总统的地位构成了威胁。然而,普京执政尤其是《政党法》颁布以来,左派占优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中派占主导的态势。在200312月举行的俄第四届杜马选举中,俄共遭遇了滑铁卢,20047月出现了两个俄共中央并立的局面。虽然以吉洪诺夫为首的“俄共中央”已被司法部裁定为非法,但这次分裂确实给俄共造成了致命的创伤和打击。正如有媒体评论的:“这一事件掀起的波澜与后果并不逊于上世纪初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大阵营。”[1]俄共屡遭挫败和分裂的症结何在?俄共能否摆脱危机走出困境?这些问题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在回顾俄共发展历程、考察俄共现实境遇的基础上,对俄共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一分析和展望。

一、 俄共发展历程回顾

19906月成立以来,在短短十几年里,俄共经历了被禁、重建、转型、分裂的发展历程。

()从被禁到重建再到崭露头角

随着苏共的解散,诞生仅一年多的俄共也遭遇了组织被取缔、财产被没收、活动被迫停止的沉重打击。然而俄共中一些中坚力量仍积极在党员中开展组织工作,在俄宪法范围内努力争取重新成为公开的合法政党。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俄共于19932月召开第二次非常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纲领性声明》等决议,重建了俄共,恢复了俄共的活动。同年3,俄共获准在俄罗斯司法部登记,再度成为一个合法政党,重新登上了俄罗斯政治舞台。199310月炮打“白宫”事件发生后,俄共再一次被停止活动两周。在恢复合法地位后,为保存队伍扩大影响,俄共立即投身于新议会的竞选活动,并以《恢复国内和平与法律,把国家重新纳入文明发展轨道》为竞选纲领,参加了199312月俄第一届杜马选举, 获得了12.35%的选票和65个席位,成为俄罗斯议会的第三大党。这是俄共政治生命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俄共在艰难的条件下,不仅恢复了组织,而且开始步入国家政治舞台,为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奠定了基础。选举结束后,俄共在议会内外同时开展活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显露出自己的重要作用。

()从恢复到崛起再到彰显实力

在政治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俄共在组织上也得到迅速发展。截至19951,俄共拥有55万党员,2万个基层组织,分布在88个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边疆区、州、民族区的2 000个区和城市,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党。在199512月举行的俄第二届杜马选举中,俄共制定了《为我们的苏维埃祖国而斗争》的竞选纲领。通过认真准备和积极宣传,俄共在竞选中获得了22.3%的选票,以绝对优势一跃成为俄议会内外的第一大党。俄共党员谢列兹尼奥夫也在竞选中当选为国家杜马主席。此后,俄共以国家杜马为阵地,广泛开展议会内外的斗争,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积极调整自己的理论策略。俄共还积极参加了19966月的总统选举,叶利钦仅以微弱优势当选的结果表明,俄共主席久加诺夫是当时俄罗斯政坛上唯一能与叶利钦相抗衡的人。俄共的实力在这一时期不断得以彰显。在199912月第三届杜马选举中,俄共针对国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竞选策略,有效避开了政府的重点打击,而且还争取了中左倾向和中小城镇的选民,24.29%的选票蝉联俄罗斯第一大党,被视为俄多党制下最成熟的政党。谢列兹尼奥夫也再度当选国家杜马主席。此外,俄共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建立了联系,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

()从优势到劣势再到屡遭挫败

俄共力量在第三届杜马选举中开始有所削弱,虽然保住了第一大党的地位,但是亲政府(即团结联盟)的力量,明显超过了上届杜马,加之俄共传统盟友在竞选中的落马,更使左翼的优势地位不再明显,即使俄共能够与中左势力联合,两者所占议席也难以超过半数,因此很难对杜马表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0003月久加诺夫在总统大选中失败,俄共的凝聚力进一步减弱。党内一些重要领导相继脱离俄共另行组建新党。内部分歧的深化,也预示着左翼力量的分裂。《政党法》于20017月正式出台后,俄共的处境更加艰难,斗争形势也更为复杂。200112,团结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三个中派组织联合成立统一俄罗斯党,该党在国家杜马中的议员数量已远远超过俄共,成为俄罗斯事实上的第一大党。该党与右翼势力联合,使俄共很快丢失了所有议会委员会主席的职务。20025月谢列兹尼奥夫因拒绝辞去杜马主席一职被开除党籍,并在4个月后成立俄罗斯复兴党,俄共内部矛盾进一步公开化。20039,俄共另一位重要成员,著名经济学家格拉济耶夫联合其他一些小党组建祖国竞选联盟,拉走了俄共部分选票,直接导致了俄共在2003年杜马选举中的惨败。自此,俄共内部各派之间矛盾愈演愈烈,其在杜马中的作用和民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弱。

二、 俄共现实境况透析

当前,俄共陷入了困境与危机交互演进的境地。一方面,在议会和总统选举的频频失利使其陷入困境,不断引发内部的矛盾与危机,另一方面,内部分化与组织分裂又使其处境更为艰难,社会基础更加薄弱,并直接削弱了其政治影响力。

()俄共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俄共目前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处于严重的内困外患和生存发展危机中。一是在议会和总统选举中频频失利。继2000年总统选举中久加诺夫负于普京,未能获得执政机会之后,俄共在最近几年的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中屡遭挫败。在200312月的杜马选举中,俄共仅获得12.17%的选票,比上届减少了将近一半,所获议席也由上届的113席骤降至52席。而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则以37.09%的得票率稳居榜首。俄共此次惨败,直接引发了自重建以来最为严重的内部危机。在党内矛盾和危机不断升级,竞选总统无望的情况下,2000年仍获得近30%选票的久加诺夫决定放弃竞选,推举哈里多诺夫参加总统选举。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俄共对此次总统竞选活动的支持非常有限。20043月俄罗斯总统选举的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普京以71.3%的绝对优势连任总统,而俄共候选人的得票率仅为13.7%,远远落后于上两届总统选举。二是在国家政治舞台上的优势地位逐渐失去,政治影响力不断削弱。三个中派组织联合成立统一俄罗斯党后,俄共失去了在杜马中长期占据的优势地位。俄共一直强烈抵制的一系列法令,包括允许土地买卖的《土地法》、雇主享有很大发言权的《劳动法》等等,都在杜马中得以顺利通过。随后,在中右派势力的联合攻击下,俄共失去了在杜马中10个委员会主席的职位,在议会中的影响力明显减弱。俄罗斯一位著名政论家如此评说俄共当时的处境:“一方面,俄共就人数来说仍是成员最多的党,就组织结构来说仍是最强大的组织,另一方面,在杜马中解决问题已经不再需要共产党人的参与了”,[3]俄《劳动报》也做了类似的评述:“至于在杜马中的实际影响力,共产党人早在2002年春天就丧失了。”[4]2003年组成的新一届杜马中,出现了亲当局的中派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占绝对多数的局面。俄共虽然仍是议会第二大党团,但由于只占50多个席位,并且在新杜马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为了一支无足轻重的力量。三是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日益削弱。随着普京政权的不断稳固,作为政府反对派的俄共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状况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老百姓思稳求定,不利于俄共争取选民,动员群众,扩大队伍。另一方面,俄共长期偏重于议会斗争和宣传工作,忽视了在社会生活中维护群众的实际利益,直接影响了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此外,为联合反普京的力量,俄共还不自觉地同一些投机者和寡头势力走到了一起。在2003年的杜马选举中,俄共推出的候选人有许多是商人,其中还有不少百万富翁,尤斯科石油公司的主管人员阿利克谢·孔道罗夫就是其候选人之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京在选举前夕,逮捕了俄罗斯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这就使一部分处于贫困阶层的原俄共选民也转向支持普京。对此俄罗斯《生意人报》的分析指出:俄共领导人“在俄共的候选人名单中塞进了与老百姓离心离德的寡头,从而将`均贫富'这样的有效`王牌'自愿交给了竞争对手。”[5]四是内部矛盾冲突不断,组织分裂频仍。在不足5年时间内,俄共发生了几次大的分裂。20007,舍宁退出俄共,另行组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共产党。20029,被开除党籍后的谢列兹尼奥夫成立了俄罗斯复兴党,分化了俄共不少选民。时隔一年后,格拉济耶夫联合其他一些俄共左派政治盟友,组建祖国竞选联盟,拉走了俄共部分选票。20047,在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主席谢米金的幕后策划下,被解除职务的一些俄共中央委员自行召开“中央全会”,并与俄共十大同时,秘密召开另一个“俄共十大”,推举已开除出党的伊万诺沃州州长吉洪诺夫为俄共领袖,俄共出现了两个中央并立的局面。以吉洪诺夫为首的“俄共中央”被俄司法部裁定为非法后,俄共解除了部分地方党组织负责人的职务,开除了20多名中央书记。但这仍未阻止俄共的进一步分裂,20049,以吉洪诺夫等人为首的反对派又成立了新党——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

()俄共陷入危机的原因

俄共陷入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其中既有客观形势变化、外部力量打压等外在因素,也有党的指导思想失误、斗争策略不当、自身建设不利等内在原因。正是内外双重压力的共同作用,致使俄共实力不断下降,影响逐步削弱,作用日渐式微,内部一再分裂。

普京政权的稳固及其对俄共的打压是俄共陷入危机的重要原因。普京出任总统后,面对孱弱的俄罗斯国力和严峻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强国富民”的执政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内外政策。在普京的领导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明显改观,普京的支持率也长期保持在70%左右。加之普京政府确实采取了一些顺乎民心的措施,包括批准卫生、住房、教育等贫民事业;承认穷人和靠养老金为生者所处的困境;保证要扭转被忽视的农村和边远省份的颓势;加强同政治寡头、黑手党和违法富人间的对抗等等[6],作为政府反对派的俄共,一时之间既难以找到攻击政府的靶子,又无法提出可替代的治国方略,因而社会基础不断削弱,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在对待俄共的态度上,普京在出任总统之初,采取了以拉拢为主、保持压力的政策,换得了俄共的支持与合作,久加诺夫甚至指出:“普京有能力把俄罗斯建设成为强有力的公正国家,这样的国家模式也正是共产党人一直努力的方向。”[7](P43)但普京并未停止孤立、分化、削弱俄共,只是较叶利钦而言,其手法更加精明,计划更加周密,行动更加谨慎。在其政权稳固后,普京对俄共开始由对话转向压制,为达到削弱、排挤俄共,压缩俄共活动空间的目的,普京采取了种种手段和措施,包括敦促议会通过《政党法》,授意中派组织联合成立统一俄罗斯党,支持中、右派联手共同对付俄共,以便使左翼反对派失去在立法机构中的讲坛等等,所有这些政策措施,对俄共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在2003年的杜马选举中,为保证政权党获取胜利,普京采取了控制舆论宣传、动用行政力量、支持左翼分化等手段,成功削弱了俄共。正如俄媒体所分析的:“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任何一次议会角逐相比,国家在这次选举中扮演了更为重要和巧妙的角色,以确保得到需要的结果。国家成功地削弱了一个政党(俄共),从零开始创建了另一个(祖国)。”[8]

俄共内部的因素是其陷入危机和困境的根本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尽管俄共力量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同普京刻意的打压、分化密切相关,但是内部的因素乃是其近年来屡屡失利的根本原因。这些内部因素包括:党员队伍老化、新生力量不足;党的上层工作与下层要求存在脱节现象;党内的思想认识不统一;缺乏资金和有效的媒体宣传手段等等。但最终致使俄共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没有制定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势发展的、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理论纲领,这是导致俄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日益削弱的根本原因。俄共提出的诸如“社会公正”、“爱国主义”、“国家主义”等带有中左色彩的纲领和口号被政府“盗用”后,全然不顾俄罗斯新的发展形势和平民百姓思定求稳的心理,只是片面地强调自己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未能提出明确可行、为民众所理解和支持的纲领。在第四届杜马选举中,俄共打出了“争取劳动人民的政权”的旗帜,并突出强调“社会主义”、“苏维埃型政权”以及“联盟国家”等口号,但这些都未能吸引俄罗斯广大民众,致使其在选举中失去了众多选民的支持。二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应对当局的合理立场和有效策略,这是引发俄共内部矛盾争议,乃至组织分化分裂的主要因素。从叶利钦时期“不妥协的反对派”到对普京当局采取“半合作半反对”的态度,再到重新回到“不妥协”的立场,俄共对待当局态度的每一次变化都引起了党内不同派别的不满,以舍宁为首的激进派因俄共与当局合作而离开俄共,以谢列兹尼奥夫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因俄共坚决反对当局而退出俄共。三是没有能够找到同其他左翼联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其在左翼中的核心作用,这是近年来俄共在大选中节节败退、政治影响日渐式微的症结所在。俄共作为左翼中最为强大的力量,未能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尤其是在其他党派纷纷寻求联合的时候,俄共依然坚持孤军奋战,主张左翼组织以各自为战的方式参加选举,这就必然造成左翼力量的分化,导致俄共即使处于优势也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处于劣势时更是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 俄共发展前景展望

俄共目前固然身处严重的困境与危机之中,但俄共依然存在克服危机,走向复苏的条件和机会,能否在俄罗斯政坛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一定作用,关键要看其能否制定出积极合理的理论纲领与切实可行的斗争策略。

()俄共依然存在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条件

无论从俄共自身,还是从普京政权来看,俄共依然具有存在的必然性,且存在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可能性条件。

俄共的目标宗旨、坚定立场、组织基础,都将成为其摆脱危机的有利条件。俄共的宗旨和目标是在俄罗斯复兴社会主义,虽然其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既吸收了过去的经验也汲取了过去的教训的“革新了的社会主义”。但俄共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没有抛弃社会主义的旗帜,仍坚持把社会主义看作俄罗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这使其得到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因为俄罗斯是十月革命的故乡,有着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200411,俄罗斯举行了有40万人参加的十月革命87周年纪念活动。这再一次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在俄罗斯仍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俄共在党的名称和性质上立场坚定,针对普京多次要求俄共改名社会民主工党的建议,俄共反复声明“俄共不更名为社会民主党”[9]。在俄罗斯社会中,只要受剥削的劳动阶层依然存在,俄共作为工人阶级等劳动者利益代表,作为反对资本主义、谋求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就仍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正如久加诺夫在俄共九大上的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前进的路途中还有不少坎坷,但是今天在俄罗斯没有另外一个政党能够肩负起为复兴俄罗斯和坚持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重担。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责任。”[10](P15)

此外,俄共组织的不断分裂大都是因领导人之间围绕俄共大政方针而展开的路线争斗所致。共产党本身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这一点从脱离俄共另立的新党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以舍宁为首的激进派成立的新党名称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共产党”,被俄共开除党籍的吉洪诺夫也将自己新近刚组建的党命名为“全俄罗斯未来共产党”。

还应指出的是,虽然当前俄共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日渐减弱,但从总体上说,它目前仍是组织最严密、纲领最明确、基层组织最广泛的政党。久加诺夫在党内重重危机之中,再次当选俄共中央主席,也为保持俄共的稳定,认真总结分析失败原因,重新整合内部力量,确定目标纲领提供了有利条件。

普京当局的施政纲领、政党格局、依靠力量,都将为俄共走向复苏提供一定机会。普京虽严厉抨击“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措施,却一再强调坚持俄既定经济发展方向,继续推行和完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的各项经济措施表明,俄罗斯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私有化的方针不会改变。在普京的第二任期内,可能会在个别领域和部门推行国有化,私有化的方向不会改变,私有化的进程仍将继续。另外,在社会领域,普京尽管依然表示要保护低收入者,但是各种优惠的数量将大大减少。[11]上述经济社会政策的推行必将损害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发普京政府同广大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为俄共重新争取民众提供机会。

从政党政治角度分析,政权党的胜利使普京掌握了绝对权力,但同时也给普京政权、给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完善带来了难题。俄《独立报》前主编维塔利·特列季亚科夫在2003年杜马选举后撰写了一篇名为《无上权力的负担》的文章,分析了普京面临的政治趋势,认为亲总统的政权党虽然大获全胜,普京所处的形势表面上非常有利,但其前途并不平坦。[12]文章指出,俄罗斯政坛的格局形式上虽然是多党并存,但实际上却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占压倒优势的一党独强。这种政治格局既同普京“建立文明的社会政治结构”[13](P86)、实行有两三个或四个政党参加的多党制的初衷不符合,同时也会使政府因失去反对派的监督、需要独担更大责任而导致失误。

此外,作为普京依靠的对象,统一俄罗斯党本身也存在严重缺陷,它完全以权力为基础,以普京的要求为己任,并无明确的纲领和意识形态,实际上只是一个官僚党,作为官僚政权党,它必将产生诸多问题,而这又将为俄共走向复苏提供一定的机会。

()俄共走出困境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具备了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条件,并不意味着俄共的前途一片光明。俄共在经历数次组织大分裂后,内部大批重要人物相继离党,元气大伤,在统一俄罗斯牢牢掌控杜马主导权后,俄共面临着进一步被排挤、压制和边缘化的危险,若要长期存在下去并在俄罗斯政坛重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俄共必须审时度势,调整纲领和策略,加强内部团结和同其他左翼力量的联合。当前,摆在俄共面前的最紧迫任务主要有两个。

一是必须尽快摒弃意识形态分歧,实现俄共内部的团结及其同左翼之间的联合。《政党法》实施后,为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获取得更多机会,中派组织在普京支持下已率先实现了联合。俄罗斯呈现出了中派势力不断上升并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左派力量持续下降且正面临严峻挑战,右翼势力惨遭失败并已失去进入杜马资格的新政党格局。在中派势力不断联合强大,而俄共力量却一再分化瓦解的情况下,左翼的团结和联合问题就成为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俄共应当明确,在当前的俄罗斯,任何一种左翼力量单枪匹马都拯救不了俄罗斯,只有将各派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左翼政党共同追求的目标。为此,俄共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团结和统一,巩固组织,统一认识,提高党员中现任州长、市长的执政水平,积极加强青年工作等,另一方面俄共还要积极联合其他左翼政党和组织,在保证其核心作用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合作,加快俄罗斯左翼联盟的组建,从而提高俄罗斯左翼政党的地位和影响力。当然,对于党内外联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俄共早在《政党法》颁布之初也曾深刻地认识到并提出过:“如果我们不认真地抓自身结构的组织工作,或者不更快地与那些同盟者、同路人、一般的非党人士加强联系,那么俄共真的就会消失。”[14](P13)但是几年来,俄共非但没有实现团结,反而遭遇了几次大的分裂。俄共九大将“俄共统一”作为对俄共生死攸关的问题提了出来,并要求每个俄共党员表现出团结精神和同志情谊。俄共十大上再次提出了加强团结的问题,明确指出俄共面临着严峻的历史选择,因此需要加强团结。因此,俄共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的教训,真正做到顾全大局、求同存异,实现自身的团结和左翼之间的大联合。

二是在联合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现实,制订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势发展的理论纲领和斗争策略。当前俄罗斯市场经济、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经过普京5年的主政实践,俄罗斯出现了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的局面。俄共的理论纲领和斗争策略都必须根据这些条件适时调整。俄共要首先明确,在普京政权深得人心的情况下,如若俄共全盘否定现政权的工作、一味指责当局的政策又无法提出并通过自己可行的替代性方案,非但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反而有可能引起民众反感。因此,俄共在坚持社会主义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可行、能为广大民众接受的关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理论纲领和斗争策略,以新的形象重新吸引广大选民,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俄共还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显然不具备革命形势的条件下,必须继续利用议会斗争形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巧妙地将议会内的立法工作同议会外的群众性抗议运动结合起来,并针对普京政策和政治格局中权威性和官僚性可能造成的失误,积极调整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斗争策略,重新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逐步实现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斗争目标。俄共十大仍将加强各级立法机构和执行权力机构的选举作为俄共五大任务之一,这表明俄共并不会因加强议会外的群众斗争而放弃或忽视议会斗争。

总的来说,只要能够顺利实现团结与联合、及时有效地调整其理论纲领和斗争策略,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俄共将会在俄罗斯政坛重新崛起。

【参考文献】

[1] 两个中央并立俄共发生分裂[N].参考消息,2004- 07- 03(3).

[2] 鲍·卡加尔利茨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微弱魅力[N].新报,2002- 01- 23(11).

[3] 普京将变得更加强硬[N].参考消息,2003- 12- 10(2).

[4] 久加诺夫总结选举失利原因[N].参考消息,2003- 12- 19-(3).

[5] 刘淑春.从舍宁退出俄共看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的分化[J].国外理论动态,2000,(12):24 27.

[6] 迈克尔·比尼恩.精明的领导人掌握了控制权力的技巧[N].泰晤士报,2003- 12- 9.

[7] 王正泉.俄罗斯政党格局的新变化[ J].东欧中亚研究,2001,(2):40 45.

[8] 麦克福尔.普京方案基本实现[N].独立报,2003- 12- 08.

[9] 李亚洲.久加诺夫重申俄共不更名为社会民主党[J].国外理论动态,2003,(10):10 11.

[10] 李亚洲.俄共杜马选举总结及面临的任务——久加诺夫在俄共九大上的报告[J].国外理论动态,2004,(4):11 15.

[11] 普京在第二任期将做什么[N].参考消息,2004- 03-18(3).

[12] 普京前途并不平坦[N].参考消息,2003- 12- 31(3).

[13] 李兴耕.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2):86 88.

[14] 刘淑春.俄共的反思与调整[J].党建研究内参,2001,(10).

作者简介:吕薇洲(1970-),河南郾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从事国外社会主义思潮与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研究。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