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当代革命”及其前景论析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0-02 16:12:16

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当代革命”及其前景论析

吴国富

 

【摘要】南亚地区毛主义在新世纪的崛起及其出现新的发展动向,背后有着理论动因,核心是对“在当代的革命中,坚持毛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代革命”的认知,源于马列毛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对本国实际的分析。革命实际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引发南亚地区毛主义关于“当代革命”思想和战略的分歧,并由此导致实践中不同的革命道路取向。而两种革命战略带给南亚地区毛主义革命的发展前景问题,只能由实践来回答。

【关键词】毛主义;当代革命;多党民主竞争;持久人民战争

 

  新世纪南亚地区毛主义正在全面崛起,并显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当代南亚地区毛主义新的发展态势,源于对革命理论的新认知,其理论核心是坚信“在当代的革命中,坚持毛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其眼中,作为指导思想的基础,马列主义确认了南亚地区毛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和革命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诚如列宁所说,“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政党,一贯力求成立农村无产阶级的独立阶级组织,而且要时刻记住向农村无产阶级说明它的利益和农民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对立的,向它说明,只有农村无产阶级和城市无产阶级进行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共同斗争,才能导向社会主义革命,而唯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把全体贫苦农民从贫困和剥削下真正解救出来。”[1](p328)从当代南亚各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南亚地区毛主义认为毛主义是马列主义的最新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由此主张党领导的“当代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当前则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阶段。

    一、南亚地区毛主义关于“当代革命”认知的成因

  南亚地区毛主义认为,“毛主义”思想指导下本国的“当代革命”的现阶段,是进行并完成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国家政权,改变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通过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建设,为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扫清障碍和准备基础。南亚地区毛主义的革命主张,是从革命条件和国情实际出发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具有特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理论基础

  早在印度特仑甘纳农民武装斗争时期,安得拉邦共产党发给印共中央的阐述自己对印度革命的分析观点和革命路线主张的信中,就对印度革命道路作了独立自主的思考,“我们的革命在许多方面都同典范的俄国革命不同,却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革命相同。我国革命的前途不大可能是举行总罢工和总起义来达到农村的解放,而是以土地革命的形式进行顽强的抗战和持久的内战”[3](p25),最后夺取革命的胜利。虽然此时印度的毛主义革命尚未提出夺取全国政权的目标,但是安得拉邦共产党对印度革命的思考,已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芽。安得拉邦共产党认为,“两阶段四阶级”的革命战略,是他们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找到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的革命斗争新式”,即“在透彻了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基础上,进行两个阶段的革命;建立根据地以指导农民斗争,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和赢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工农之间的紧密联盟并进而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反帝的革命阵线”[4](p2)。如今,南亚地区毛主义认为国际共运史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有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列宁领导的,以城市工人暴动方式夺取国家政权的苏联十月革命模式;另一种是毛泽东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模式。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并且已经被中国革命的胜利实践所证明。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精华,其主体理论和思想核心是新民主主义理论。”[5](p33)毛泽东关于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分两步走,首先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正是通过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解放斗争的领袖毛泽东,从他独特的丰富经验和研究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走向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的新形式。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区别”[6](p31),南亚地区毛主义认为,毛泽东的这一理论真正地解决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7](p15),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动到更高的第三个阶段的卓越贡献。

  南亚地区毛主义普遍认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国际共运当中的一种创新理论和实践,是适合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亚洲的共产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国际共运,特别是亚洲落后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理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力武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模式,为亚非拉三大洲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提供了现实启示。因此,无产阶级当代革命,现阶段必须在本国开展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封建买办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与本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在现实革命中进行有效的运用。现实中,正如印共(毛)信奉者所说,“因为那些资产阶级有他们的上帝,他们信仰,他们的上帝,同时剥削我们,所以我们要有我们的上帝,而毛就是我们印度革命者的上帝,毛选就是我们的圣经,我们相信这一定是上天的安排,就如同释迦牟尼诞生在印度,他的思想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毛泽东诞生在中国,也许今天中国人不再那样崇拜他了,但对我们印度的劳苦大众来说,唯有毛的光辉思想使我们看到了光明,我们就是把他当作自己的救星。”[8]

  (二)本国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特征是现实依据

  正如“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的客观依据,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9](p31),南亚地区毛主义的“当代革命”基于对本国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特征的分析认知,即普遍认为本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性质,与中国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尼联共(毛)指出,“尼泊尔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尼泊尔有超过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绝大多数人民生活贫困,受压迫程度深。特别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生产关系,尤其是封建剥削制度,在农村中很盛行。尼泊尔的工业化程度很低,即便是那些仅有的工业基础也是掌握在依附于印度垄断大资本的买办阶级手中。因此阶级矛盾非常尖锐,人民为了自身的独立发展,为了生活幸福而始终长期不懈斗争着。因此,他们认为,革命的客观形势总的来说大体已经存在。通过国内共产主义运动中大量阶级斗争,人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宝贵经验,他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尼泊尔进行人民战争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10](p838)因此,“从一开始,共产党人就坚定地相信,在尼泊尔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只有先通过结束所有形式的封建主义和君主制度,并完成资产阶级人民革命,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的基础。”[11](p156)尼联共(毛)关于尼泊尔国内社会特征的认识,如今正与尼共(联合马列)的观点趋向一致,即认为“在当前尼泊尔社会中,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封建主义已经基本解体,但封建主义残余及其影响、封建生产关系、封建生产模式、封建社会结构仍然存在。”[12](p40)

  印共(毛)指出,当前的印度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1947年的独立,标志着印度由“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种社会性质至今未有根本性改变。与众多的亚非拉国家所遭遇的一样,帝国主义对印度采取了一种新的殖民剥削和压迫形式,代替旧的直接的殖民统治形式,并依靠国内依附帝国主义的买办阶级,对印度进行间接统治。具体而言,英帝国主义的直接殖民统治结束后,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代替了英国,通过将印度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变为他们在印度国内的代理人,间接地对人民进行着殖民统治,掠夺着印度,以维持其帝国主义资本和利益。正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真正控制着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印度由多个而不是单个帝国主义进行着控制,因而印度不是一块新殖民地或一个殖民国家,而是一个被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实行间接统治、控制和剥削的半殖民地国家。其中,美国是控制和剥削当代印度的头号帝国主义势力。

  与此同时,印度并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目前国内的封建主义势力依然很强大。英国曾经扶持和利用印度的封建主义势力,来为其殖民剥削和压迫服务,这直接造成印度农村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依然是封建主义性质。如今,众多帝国主义势力依然支持印度国内的封建主义势力,通过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势力作为其在印度的代理人,对印度进行间接的殖民统治,因为“半封建”性质有利于帝国主义的当代殖民统治。正是由于这三股敌人的共同阻碍,印度国内封建主义土地关系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完成,农村的封建阶级关系和结构也未得到改变,农村中的封建主义的高利贷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甚至比所谓的“独立”以来近半个世纪时期内的任何时候都要深重。目前,印度农村里的农民大众深受封建地主阶级和高利贷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同时受着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性质的中央政府设在农村的统治机器的镇压。印共(毛)因此认为,封建主义毫无疑问地是农民阶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敌人。封建剥削和压迫不但束缚了印度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阻碍着印度工业的发展道路,封建主义由此成为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封建主义与最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印度国内诸多基本矛盾之一。因此,印度仍然是一个半封建国家。

  印共(毛)通过对印度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印度目前正处于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政权统治之下,中央政权依附着帝国主义势力,残酷剥削人民。首先,帝国主义者残酷掠夺印度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以各种名义在印度赚钱超额利润。帝国主义阶级及其在印度的代理人,通过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逐渐征服了整个印度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严重破坏了印度本国的工业,尤其是中小型的工业,将大批工人抛弃于街头,使他们沦为穷困的失业者,阻碍着印度民族经济的自由和独立发展。其次,作为帝国主义者附庸并与封建主义连在一起的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同样摧残着印度的中小型工业,他们不但对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劳苦大众实行残酷镇压,而且还压迫着印度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最后,封建主义早已成为印度国内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封建主义在经济上保留了占压倒性数量的贫苦穷困人口,对这些人的创造性予以压制,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成长和阻碍了工业的发展,由此导致大量的失业者和经济陷入停滞当中;在政治上,封建主义剥夺了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甚至在很多地方,比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地主阶级依靠私人武装或者雇佣兵而形成一个个的“国中之国”,将农民置于永久的被征服和被奴役的地位。印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国内存在着四对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印度人民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资本家与劳动者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其中前两对矛盾是印度当前最基本的矛盾。从社会的实际阶级状况这样的现实依发,当代印度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个任务就是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自主和民主的社会,彻底解决当前印度社会的两大最基本的矛盾,然后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三)“当代革命”需以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全党同志必须紧紧第掌握党的总路线,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3](p1313)这条总路线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和革命步骤。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南亚地区毛主义受此启发,通过对本国具体国情和革命实际条件的分析,确认当前在本国必须首先开展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而社会主义革命,则是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革命必须走的第二个阶段。现阶段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有着特定而具体的内容。其一,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其二,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主义和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国内的封建性买办性大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而不是现阶段革命的对象。其三,现阶段革命的目标,是追求国家的完全独立和民族解放,摆脱帝国主义者、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压迫,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实行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各项基本纲领。其四,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封建买办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其五,革命所依靠的动力,是受到“三座大山”剥削和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其六,现阶段革命的道路,是武装斗争道路。最后,革命的前途,是必然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本国建立社会主义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

  具体到革命中,当代革命的现阶段,以帝国主义、买办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作为革命对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国家政权。印共(毛)就坚定地认为,革命必须借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模式,将马列毛主义指导思想具体运用于印度的革命实际,对和平选举的议会道路要始终抵制,战略上选择“持久的人民战争”道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以武装夺取政权”。为此,策略上必须广泛宣传和动员起作为革命动力的印度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包括无地贫苦农民、半无产者、中农和富农)、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和学生、小商业者、艺术家以及专业技术掌握者)、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失业的无产阶级[14],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印度国内反革命的帝国主义、买办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敌人,这就是党开展印度“当代革命”所坚持的革命总路线。同时,针对宣称“反帝反封建”的印共(马),印共(毛)指出其议会道路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因为革命道路不符合印度的革命实际条件,而且会在选举中与阶级敌人妥协,容易走上修正主义方向,更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印度革命的成功,只能由真正的革命性共产党来领导,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而真正的革命性共产党,必须坚持从印度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革命路线,走符合本国革命实际要求的道路,紧紧掌握印度人民民主革命的总路线,通过“持久的人民战争”来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二、南亚地区毛主义关于“当代革命”战略的分歧

  由于革命客观条件的差异和实践发展的不平衡,南亚地区毛主义关于“当代革命”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分歧。这导致南亚地区众多毛主义指责尼联共(毛)背叛了毛主义的“当代革命”,犯了修正主义,必须坚持“毛主义”这一“21世纪的革命思想体系”[15](p53)

  (一)在革命理论探索上的分歧

  针对尼联共(毛)的“普拉昌达路线”,印共(毛)认为说其是马列毛主义的最新发展,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在马列毛主义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是真正的捍卫者,特别是毛泽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决捍卫马列主义的同时,真正科学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当代完整的马列毛主义。

  如何才是真正的捍卫马列毛主义的正确态度?印共(毛)认为,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对马列毛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贡献进行比较与总结,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真正的对思想的捍卫乃是科学地应用,如果不在实际中应用马列毛主义,所谓的捍卫就会降为一些抽象和空洞的口号,由此必然容易导致空喊口号式的教条主义错误。印共(毛)指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修正主义宣誓遵循马、列和毛的教导,但是他们的实践表明他们是改良主义者或修正主义者。与此同时,丰富和发展马列毛主义的正确态度,同样应该与实践紧密相连地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应用到实践,经过了严酷的考验才形成为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对革命作了新的解释,并由此制定了无产阶级在新的条件下推动革命的新的战略、策略理论,而且在俄国进行了实践应用,这才确立了列宁主义,从而真正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则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了帝国主义时代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而发现了新的支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由此推动了马列主义发展为马列毛主义。

  印共(毛)指出,正确的思想是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道路上不断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发现了支配社会的新规律,这时我们才能说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们,都是在实践中发现了普遍性的规律,因此他们才是对马列主义进行了真正的丰富和发展。印共(毛)就此对尼联共(毛)的“普拉昌达路线”提出批评,指出尼联共(毛)仅仅依据尼泊尔一国的十年“人民战争”经验,便提出似乎带有普遍适用性的“普拉昌达路线”,并将此视为一种新的思想或者路线,是对马列毛主义的最新发展,这显然不妥。即使是国际共运史上众多的共产主义者,如罗莎·卢森堡、威廉·李普克内西,或者大量坚定的共产主义领袖,如越南的胡志明、土耳其的凯帕卡亚、印度的查鲁·马宗达和卡纳尔·查特里吉等,都曾对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也曾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应用于各国的革命实践,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的理论作为普遍真理而“后缀于马列主义”。如果尼联共(毛)在将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过程中,真正发现了新的规律并且在应用它们于革命实践之后被证明为正确的,此时才能说新理论获得普遍性的意义,它才能被看做是马列毛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因此,就尼联共(毛)的理论探索活动及其探索结论的本质而言,这即使在尼泊尔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其理论成果也并不一定是新发展,因为所有的发展都将经历一个从量的演进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由此,印共(毛)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在本国已经取得一些初步的成功后,就不适当地急于在马列毛主义后面加上一些后缀或者是其他的评价来赞美某些个人,而是要“让我们的后代决定是否要在我们谦虚的工作成果后面加上后缀”[16],认为这才是对待马列毛主义的真正科学的态度。

  (二)在革命战略问题上的分歧

  在南亚地区毛主义的眼中,“当代革命”的性质和目标是一致的,即经由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夺取全国政权,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为第二步的社会主义革命扫清障碍。革命对象也是相同的,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官僚资本主义,这是共同的“阶级敌人”。然而,尼联共(毛)作为“一员”,却在保证革命取得成功所应该坚持的战略问题上向阶级敌人妥协,背叛了革命,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尼联共(毛)主张将“持久的人民战争道路”与“城市人民总暴动”相互融合,灵活使用以推进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并因此提出了“战略融合理论”。以印共(毛)为代表的一派,则坚持认为“持久的人民战争道路”必须是根本战略,而“城市人民总暴动”只是一种策略。印共(毛)指出必须坚持以“持久的人民战争道路”为根本战略,其原因在于,这一方面是因为毛泽东提出的并为中国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持久的人民战争”战略,对于亚非拉等落后国家和世界上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一切国家都普遍适用。另一方面,这也是由革命的主要特征所决定:首先,地域广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落后,特别适合进行游击战争。其次,阶级敌人十分强大,不但拥有集中的国家机器,而且拥有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第三,共产党和游击队的力量以及农民革命运动仍然十分弱小。最后,这些国家的众多被压迫人民依然为争取自治权利,正与资产阶级政府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国家已经成为这些斗争着的人民群众的监狱。[17]

  印共(毛)等坚持认为,当代无产阶级革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本质依然是帝国主义控制着世界,这与上世纪的本质相比,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有必要记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帝国主义没有任何将要导致改变无产阶级革命基本战略和策略的实质性变化。”[18]因此没有必要把一些新的全球化形式看作是帝国主义的新的阶段,从而也就没有必要去考虑新的战略,“持久的人民战争道路”依然是当代革命的根本战略,而其他战略无法保证革命取得最终成功。基于此,印共(毛)指出,尼联共(毛)提出将持久的人民战争战略与城市总暴动战略进行融合,并接受议会选举道路,试图通过多党竞争的民主来实现尼泊尔的社会主义革命,这种战略折中思想“不啻是一个悲剧”,是对马列毛主义的严重背离。更为严重的,是尼联共(毛)在这种错误思想和战略指导下,与国内的阶级敌人妥协,放弃革命根据地和解散人民解放军,这是对马列毛主义革命路线的背叛,表明尼联共(毛)正在执行一条错误的修正主义路线。以印共(毛)为代表的一派,还提醒尼联共(毛)尊重“马列毛主义”指导思想,远离现代修正主义路线,回到正确的革命路线上来,革命才能取得最终胜利。[19]

   三、南亚地区毛主义“当代革命”的发展前景

  当尼联共(毛)在2006年即将取得“人民战争”胜利之时,被其他毛主义视为是“当代革命”在“21世纪的第一场胜利”[20],“奏出了南亚地区毛主义发展历史上的最强音”。但自其转型走议会道路之后,南亚地区毛主义在革命理论和战略上就出现了上述分歧,并在实践中走向了议会道路和武装斗争道路,引发了人们关于“南亚地区毛主义的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一)“多党民主竞争”道路的发展前景

  在尼联共(毛)宣布放下武器走出丛林之时,尼泊尔国内各个政治势力与关注尼泊尔政局发展的人士,都对尼联共(毛)的转型持怀疑态度,担心该党会重返丛林重燃国内战火。对此,普拉昌达明确指出,“根据今天的力量平衡、对整个形势的观察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已经不要流血,我们相信,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争取人民民主的目标”,“政权模式引入多党竞争不仅仅针对当下新民主主义国家,也针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21](p59)并领导尼联共(毛)进一步提出了“发展21世纪民主”的理论,来作为下一步党的行动指南。对于这个理论,普拉昌达解释说,“党的《发展21世纪民主的决议》主要是在20世纪民主与专政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按照这一决议,在宪法框架下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多党竞争,可以使国家政权中人民的监督、管理和干预具有活力,从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和防止反革命力量的抬头。只有在发展民主的基础上巩固专政,才能最终为阶级、党和国家的消亡奠定基础。以多党竞争的方式来不断提高人民政治觉悟,像列宁所说的将使社会主义充满活力。”[22](p21)同时,普拉昌达并表示,“我们是在特定意义上,在特定的宪法框架之下讨论多党民主的。我们讲的不是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这个多党民主将是反帝反封建的。换句话说,只有在反帝反封建的宪法框架之下的多党民主才是可能的。”[23](p59)

  尼联共(毛)随后的一系列行动打消了人们的种种疑虑。首先,尼联共(毛)宣布参加制宪议会选举,在选举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违背民主原则的各种行为。其次,在制宪议会的各项活动当中,比如制定尼泊尔宪法和组建新政府等,尼联共(毛)即使在遭到其他党派的抵制和掣肘时,依然尊重民主原则,坚持协商和必要的妥协让步。第三,在实践中,尼联共(毛)同意对“人民解放军”以个人整编的方式实行军队国家化,并同意归还十年“人民战争”中建立的根据地和夺取的土地。其四,转型后的尼联共(毛)逐渐疏远了同南亚地区其他毛主义政党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并宣布断绝了一切实质性的援助关系。其五,尼联共(毛)宣布,该党转型走议会道路之后,将继续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但是在现阶段是要继续发展尼泊尔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实现尼泊尔的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条件。最后,为了适应战略转型,也为了能够将议会道路坚持下去,尼联共(毛)对党的思想和理论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现实斗争的彻底转变准备理论基础。

  同时,为了消除来自党内和南亚地区其他毛主义的质疑之声,普拉昌达在对“发展21世纪民主”理论进行阐释时,强调“只有在反帝反封建的宪法框架之下多党民主才是可能的。由此武装斗争也是必需的,在行动上和其他政党团结一致地反对封建君主制也是必需的。我们为之战斗的社会经济变革是反帝反封建的,我们讨论的多党民主就是在这样的斗争背景之下进行的。”[24](p59)对于尼联共(毛)今后的斗争目标和具体道路问,题普拉昌达明确指出:“事实上,国家就是民主,民主也是国家。我们也可以换句话理解——国家就是专政,民主也是专政。因为,剥削阶级国家的民主是对被剥削阶级的专政,而无产阶级国家的民主是对资产阶级的专政。从来没有两个阶级的国家和两个阶级的民主和专政。”[25]

  尼联共(毛)通过这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具体行动,确实打消了国内外各方面对其重返武装斗争道路的疑虑,2008年美国将其从恐怖组织的名单中删除,正是对尼联共(毛)的一种确认。从尼联共(毛)的这一系列行为中,也反映出该党转型立场的彻底性和走议会道路态度的坚定性。然而,2012年党的分裂和2013年大选的失利,使得尼联共(毛)的议会选举道路遭受重挫,如何进行党的建设和能否重夺政权,将只能由实践来回答。

  (二)“持久人民战争”道路的发展前景

  以印共(毛)为代表的继续坚持武装斗争道路的南亚地区其他毛主义,其发展趋向和未来前景,更为世人所关注。印共(毛)2009年宣布已经完成“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已经广泛动员起农村的被压迫人民群众,未来将大力进行武装袭击活动,发展武装力量建立人民解放军,并加大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使其发展为解放区,将游击战发展为运动战,以更为强大的革命力量反对反革命力量。不丹共(马列毛主义)宣称已经胜利完成“长征”,和孟加拉马列毛主义共产党同时宣布正为发起“人民战争”进行着准备工作,待准备工作完成和革命条件成熟后,便发起“人民战争”夺取全国政权。除尼联共(毛)之外,印共(毛)的发展和影响决定了其发展趋向,是解开南亚地区毛主义“当代革命”前景的“钥匙”。

  一方面,印共(毛)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众多具体而突出的挑战。首先,该党缘起于农村,现在仍然立基于农村,落后的农村条件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在面对当代先进生产力为代表的城市的抵抗时,显然无法单独承担起支撑先进革命斗争并获得最终胜利的使命。因此,有人认为,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失去外部直接支援的印共(毛),“要想再依靠‘小米加步枪’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武装夺取政权恐也难实现。”[26](p52)其次,当今的印度不同于尼联共(毛)革命时期的尼泊尔,国内政治民主制度已经得到认同而较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相当的成就。更何况,国家现代化进程虽没能解决印度的土地革命和工业化两大历史任务,没能消解严重的社会矛盾,但也确实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改善,而政府为低种姓和部落民等底层群体预留名额的做法,更是直接剥离着共(毛)的群众基础。最后,政府在武力镇压中,一直将印共(毛)视为国内恐怖势力和威胁地方安全的因素,主要动用地方警察和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加以剿杀。经过多次“交手”,政府越来越认识到该党实力及其威胁性,开始增加警察数量并加快更新装备,这使印共(毛)遭受了重大损失并处于艰难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政府的正规军也越来越显现出介入的意愿。因此在印度,作为体制外力量的印共(毛),想依靠武力来挑战强大的国家机器,必然胜算不大。其实,印共(毛)目前只是针对特定的目标进行小规模的袭击和针对政府进行报复性行动,目的在于夺取武器和扩大影响。事实证明,一旦政府开展较大规模的专门清剿行动(如“拉尔噶行动”和“绿色狩猎行动”),很容易给该党以重创。

  另一方面,印共(毛)在新世纪初已经发展为全国性统一的政党,将南北分离的毛主义运动推向全国性运动。同时,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印度国内经济的发展现实,让印共(毛)有了发展的空间。这种发展空间因印度的政治体制安排(社会稳定和安全由各个邦单独负责)而持续存在。尤为重要的是,印共(毛)全力经营“红色走廊”,以畅通革命的全国化和区域化通道,谋求非对称优势,希冀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战略效果。在此形势下,印共(毛)的“革命”前景,既不会如有的观察者所说,很快就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夺取全国政权;也不会如有的观察者所认为的,该党是一股恐怖主义势力,在当代世界反恐形势下很快就会被完全消灭。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向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主动放下武器,也不会因政府的清剿而销声匿迹,而是会坚持继续革命。当然,转向政治运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综合看其前景,将会是与政府长时间保持对峙状态,政府无法完全消灭之,其革命也无法“速胜”。正如有学者所估计的,“他们所能做的只有‘把革命坚持到底’。但同时他们仍然有一种希望在支撑着他们,一是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二是寄希望一个天才领袖的出现,带领他们经过‘长征’通向最后胜利”[27]

注释:

[1]列宁全集:第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对“现阶段革命”的称法,南亚地区毛主义在各自的党纲中普遍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唯印共(毛)称其为“人民民主革命”,但本质仍指“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本文统一选用其“新民主主义革命”称谓。

[3][4][6][]莫汉·拉姆.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分裂再分裂[M].陈峰君,.北京: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局(19801985.

[5][9]郑德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新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5).

[7]吴国富.当代南亚地区毛主义及其发展态势[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8][27]郭宇宽.把红脸唱到底——毛主义在印度的前世今生[EB/OL].印度之窗网:http://www.yinduabc.com/record/6298.htm

[10]沈云锁,潘强恩.共产党通史:第一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尼联共(毛)中央委员会.新思想新领导为了新尼泊尔,转引自袁群.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2]袁群,方文.尼共(联合马列)第九次代表大会评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1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社会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印共(毛)认为,印度的流氓无产阶级也同样深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是革命可以争取、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15]杨思灵.不丹反政府组织及武装:现状、趋势及影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3).

[16][18]印共(毛)在21世纪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EB/OL],少年中国网: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154

[17]Central Committee of CPI(Maoist).“Strategy & Tactics of the Indian Revolution”[EB/OL], see website:http://www.bannedthought.net/India/CPI-Maoist-Docs/index.htm#Founding_Documents

[19]Central Committee of CPI(Maoist). “Open Letter to Unified Communist Party of Nepal (Maoist) From the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oist)”[EB/OL], see website: http://www.bannedthought.net/India/CPI-Maoist-Docs/index.htm#Nepal

[20]“Messages ofCongratulations to CPN-M”[J], the Red Star, 2008(7).

[21][23][24]何朝荣.《普拉昌达选集》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9(1).

[22]常建刚,何朝荣.普拉昌达对尼泊尔十年人民战争的总结[J],国外理论动态,2009(4).

[25]普拉昌达同志论国家与民主[EB/OL],国际共运知识网:http://www.gjgy.org/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162

[26]时宏远.印共(毛)崛起原因探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1).

 

(作者:吴国富,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