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社会主义

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2-04 19:39:06

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

胡振良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有对社会主义产生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来的系统阐发,有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的科学把握,有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历史发展趋势的新概括,还有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再思考以及对新时代政党外交和党际关系的新认识。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新时代、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不忘初心,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从2013年“1·5讲话”到2018年“1·5讲话”,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对世界社会主义相关问题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阐述。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牢牢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关系这一主线,形成了一系列新判断、新观点、新认识。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50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简称2013年“1·5讲话”)。此次讲话高屋建瓴,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系统的阐述。

习近平的“1·5讲话”,从内在逻辑出发,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话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关系)的辩证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等重大问题展开。其核心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讲清马克思主义如何产生、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又是怎样经过迂回曲折艰苦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习近平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划分为六个时间段,蕴含三个层面的考虑。一是我们党有重视历史和善于总结经验的传统,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2011年9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曾在开学典礼上做题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重要讲话,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强调。二是“历史思维”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历史思维,就是强调以史为鉴,认识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建设中把历史思维定义为“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三是更直接的意义,就是引导和要求全党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增强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最后一点,即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相统一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现实性,对全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回答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有特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我们要回答“什么是”“怎么样”,还尤其要回答“为什么”,即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因此,“为什么”,即必然性问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首要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特别是结合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这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原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它也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自信和理论自觉。

我们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调组织包括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内的“四史”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在当下和长远的意义。应当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中走来,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又走向世界和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意义重大,这是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论述的重要方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关系的进一步阐释。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意蕴、高度的使命担当和鲜明的时代内涵。其国际意蕴和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深厚的国际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科学应对包括国际环境在内的机遇挑战的新的政治判断。二是深刻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情怀。“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及世情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三是丰富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十九大报告郑重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十九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结中国的历史成就,定义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又用“三个意味着”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这是从民族史和共和国史层面对前一个“重要意义”的阐发。第二个和第三个“意味着”则分别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

第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必然性、真理性,认识其时代性及世界意义,应该将其放到世界社会主义演进历程、现实态势和未来前景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但其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最突出的现实是,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如何推动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不同的结果。一些国家发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另一些国家的改革发展却“改向”,尤其是上世纪末发生了“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严重的挫折。那么现实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是什么状况,前景如何,又该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及其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呢?这是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把握和自信自觉,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的重大课题。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发表了重要讲话(简称2018年“1·5讲话”),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层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2018年“1·5讲话”进一步强调“树立历史眼光”。“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5)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6)这个重要讲话基于对二战后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形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意义作出了深刻说明。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7)之所以说“十分重大”,是因为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曲折,发生了苏东剧变,如果中国不能坚守、不能成功,社会主义又要长期在黑暗中徘徊摸索。这次重要讲话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此外,在党的十九大前后,习近平还高度关注、多次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就提出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9)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他更是深入阐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0)

总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意义的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觉醒,高度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使命担当。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习近平非常重视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指出“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1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内在联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形势判断: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科学认识时代和判断形势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是“一球两制”,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政治经济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习近平以新时代世界变化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本质,科学认识形势,适时地提出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判断,是对时代主题发展、两制关系态势的新认识。

习近平指出:“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与此同时,“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12)。党的十九大以党的代表大会文献形式肯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判断,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论、谋事的重要基础。

世界在前进,历史在变化。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债务危机的深度“发酵”,尤其是经历2020年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之“洗礼”,世界情势又在发生新发展、新变化。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2020年8月24日)等多个座谈会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又对局势的发展做出新判断,得出新结论,引领全党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他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多次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13)

总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当今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我们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疫情大流行使变局加速变化,当前世界要面对“动荡变革期”。如果说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时代观揭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和两制斗争的态势的话,那么,习近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大”(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四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及“一加速”(变化)的新判断,就反映了“主题”和“态势”的新“演化”、新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本质把握: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两制关系”的对立统一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竞争比较,吸收借鉴,相联并进,辩证发展,21世纪现代文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代资本主义在调整和演进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2008年金融危机意味着其空前的“制度困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美国之乱”,则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败和文明的局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体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引领历史的发展。面对国家现代化与世界新发展的诸多课题,新时代的中国成功应对了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各种严峻挑战。超越资本主义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为人类现代文明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两制关系”,既有斗争、差别和对立,又是有借鉴和合作,是“一球两制”、对立统一。邓小平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是我开放、借鉴的对象,又是对立、斗争和对我“和平演变”的危险(14)。习近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把握“两制关系”的实质和演进,进一步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即新情势下合作斗争的统一。对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场合多次指出,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强不同主义的国家互相尊重和理解,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强调要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推动世界治理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在新的背景下,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8月24日)强调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迈向新阶段,实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与之相适应,他还提出许多新思想、新举措,比如“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5),指出“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但“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比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推进对外开放中,一要积极,二要安全;再比如强调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16)

此外,习近平还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辞中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面临机遇和挑战”,提出各国人民要“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17)。在2020年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要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一方面,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18)。习近平在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肯定“战略成果”,回顾“卓绝斗争”,阐释“伟大精神”,总结“宝贵启示”,明确“工作任务”(19)。其中尤其强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成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20)。这当中蕴含着基于制度比较而增强的制度自信,充满浓浓的世界情怀和开放包容,也表明了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总之,当今之世界是“一球两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本质的不同、特殊的对立、现实的斗争、鲜明的对比,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应加强“两制”联系,共同应对挑战。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三)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进入21世纪,作为现实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进一步体现出其矛盾性。一方面,经过调整资本主义仍能继续容纳生产力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文明在调整适应中却日益步履蹒跚,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抗击新冠疫情中更突显其内在矛盾、发展的颓势和制度文明的局限。“新冠”之事、之制(治)、之议论,核心在于“文明之问”。“抗疫”以及环绕它引发的思想激荡、认识冲突和利益博弈,把“文明的冲突”在新的层次上展开和发展起来,也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与历史发展总趋势提供了材料。美国的逻辑,就是个人为本的价值、个人责任的制度、资本利益的原则,其结果就是这次美国抗疫之乱及公共卫生灾难。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矛盾和趋势的写照。对此,我们需要进行比较研究、辩证分析和科学认识。

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内在本质,高瞻远瞩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阐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他多次指出,一方面,资本主义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存在的现实性。“20世纪以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缓和社会矛盾、修补制度弊端,西方各种各样的学说都在开药方,包括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既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21)“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22)但另一方面,“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23)。所以,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前景,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总之,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主题是新时代在大变局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相关认识,是我党对当代资本主义认识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及其发展趋势的新判断、新认识、新发展。

四、历史经验再思考与新时代政党外交、政党关系的新认识

习近平在整体层面回答和解决了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在具体层面也有许多认识成果,主要涉及的是结合中国当前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再思考,以及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政党、政党外交、各国政党关系的一系列新认识。

(一)关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习近平经常结合历史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创新思考和回答,比如对党的建设、执政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涉及社会主义与国家治理理论之发展、苏东剧变与党的信仰建设,以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有关组织上的争论与党的政治建设问题,等等。

在研究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习近平指出:“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2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习近平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25)

在讲意识形态阵地问题时,习近平指出:“我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26)

(二)关于新时代政党、政党外交、各国政党关系的新认识

习近平从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背景论述新时代的政党观,提出政党外交的新认识,创新地处理与各国政党的关系。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各方一致通过《北京倡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在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党责任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政党政治与政党外交的新理念,特别是提出建立新型政党关系的倡议,标志着当代中国政党外交进入新时代、达到新境界。

习近平指出:“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27)“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28)“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29)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30)

结语

关于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再谈三点总的认识。

第一,社会主义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人们的主观实践活动。世界社会主义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联系性,又有历史性、具体性和发展性,应当客观、整体和发展地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

第二,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内容和特点,是在总体把握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现实、演进、发展的基础上,反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态势,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牢牢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关系这一主线,涉及方方面面,形成了一系列新判断、新观点、新认识。

第三,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论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觉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自觉,是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认识和实践的指南。

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并以此为指导,深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尤其要深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阶段的研究,更要深刻认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和趋势;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地位和特殊意义;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伟大理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要深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创新,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胡振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北京 100091)。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