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欢迎您!

老挝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内涵及挑战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8-06-07 16:56:57

老挝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内涵及挑战

方 文,赵建云

摘要:197512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老挝人民革命党团结和带领老挝人民坚定不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老挝特色;理论与实践

197512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老挝人民革命党成为老挝执政党。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坚强领导下,老挝人民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坚苦卓越的探索,坚定不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老挝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使老挝正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逐步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状态。老挝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

一、老挝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基本理论

(一)人民民主制度理论

1989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在党的四届七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设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 [1]他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老挝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政治上,建立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扩大人民民主,保障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经济上,建立由国家调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社会文化上,推进文化革新,增加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构建比较完备的文化服务体系,振兴文化产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行发展,提高群众受教育水平,发展公共卫生医疗事业,确保人人都能享受卫生医疗服务。

老挝人民革命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民民主工作,历次代表大会都坚持不懈地把建设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写入政治报告。2016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再次强调,要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稳定的人民民主国家,日益改善民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团结和谐、民主公正文明。

(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197510月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老挝已经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2]1975122日,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大会上,凯山·丰威汉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宣布老挝民族民主革命在全国基本完成,明确了新时期老挝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任务。19772月,老挝人民革命党的二届四中全会制定了逐步建设社会主义规模化生产、推动实施工业化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强调建立社会主义集体当家作主制,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方针。

19824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强调进入社会主义是老挝革命的必经之路,国家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19861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召开,进一步肯定了老挝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社会主要任务。在“五大”和“六大”上,老挝人民革命党对建设人民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老挝当前正处于继续为逐步迈向社会主义创造条件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是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老挝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过渡和革新开放时期,不断迈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

(三)革新开放理论

建国后,老挝人民革命党为了尽快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完全模仿苏联模式,过高地确定老挝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犯了冒进和脱离本国实际的错误,导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一度陷入困境。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为了尽快摆脱这一局面,在198611月的“四大”上,老挝人民革命党对急于求成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全面回顾了建国1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重新审视基本国情,确立了以经济体制革新为先的革新路线,确立了扭转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方针政策。

19891月的四届七中全会,确定了多种成分的所有制和经济结构,明确国有经济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生产经营中起核心作用。随后的四届八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民为本,坚持人民民主政权,坚持独立自主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革新“六项原则”,同时强调要反对主观急躁思想,杜绝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做法。“五大”和“六大”在分别对老挝经济革新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有原则的既包括经济革新,又包括政治革新、文化革新、社会革新和不断扩大对外合作的全面系统革新开放路线。

2016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充分肯定了革新路线的正确性,并对革新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总结。

(四)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理论

老挝人民革命党始终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富强。老挝人民革命党党章规定:“党的宗旨是带领全体老挝人民执行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维护国家稳定,沿着社会主义目标,建设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把老挝建设成为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的国家。”[3]2016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指出,老挝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把老挝建设成为人民富裕,社会团结、和谐、民主、公正、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老挝人民革命党立足基本国情,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7大方针任务:一是根据可持续方针,发展国民经济;二是视人力资源开发为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动社会治理和发展创新,建设一个文明、公正的社会;三是建设稳固的人民民主法治国家,确保行政管理公平有效,继续做好“三建”工作(把省建成战略单位,把县建成全面坚强单位,把村建成发展单位);四是加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五是执行全民全面国防治安路线,建设稳固、坚强、现代化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六是坚持和平、独立、友好、合作的外交路线,主动融入国际和地区,为东盟共同体做出贡献;七是加强党的领导能力、战斗力和先进性。

(五)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1986年提出经济革新政策以来,老挝人民革命党立足老挝基本国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之后,老挝人民革命党一直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在政府调控和管理下遵循市场机制开展经营。1991815日,老挝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在发展生产和经营中相互竞争与合作。在此基础上,老挝人民革命党“九大”提出了坚持各种经济成分一律平等的口号,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实现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建立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体制。20153月,在纪念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朱马里·赛雅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强调:“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4]

2016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进一步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是老挝当前和今后长期的任务,是老挝从“陆锁国”走向“陆联国”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老挝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二、老挝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一)重点突出经济建设中心任务

老挝人民革命党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自1986年确立革新开放路线以来,老挝人民革命党立足本国基本国情,不断探索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完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努力实现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大力抓好经济建设, 促进老挝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一是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7.4%的持续快速增长,到2016年人均GDP达到了1970美元。二是经济结构向工业化、现代化方向转变,工业产值增至29.1%,服务业增至47.2%。三是劳动力结构实现转变,2016年农业劳动人口降至65.3%,工业劳动人口增至11.5%,服务业劳动人口增至23.4%。四是社会文化事业取得多项成就,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五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六是与国际、地区经济发展接轨日益深入,于2013年初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015年底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20169月成功举行了第28 届和第29届东盟峰会。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为了调动各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届七中全会根据当时经济革新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革新的需要,决定从政治上革新,以保证经济革新顺利进行,强调在从当前的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必须加强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20122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颁布了“关于将省建设成为战略单位、将县建设成为全面坚强单位和将村建设为发展单位”的决议。按照“三建”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政治体制革新,把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意愿和创造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各项政治权利、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国家政治稳定。

(三)发挥宗教文化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功能

老挝人民革命党高度重视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教育青少年热爱和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如提倡穿着民族服装,保护文化古迹,兴建文化基础设施等。

在老挝,佛教文化已融入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各族群众的影响极为深刻。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分重视发挥佛教文化、佛教组织在增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的意愿,老挝党和国家制订出台了不同时期符合社情民意的宗教政策,指导宗教工作,把佛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把佛教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统一。适逢重大庆典、法定节日和活动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群众共同参与佛教活动,以此作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团结广大民众的重要方式。

(四)主动融入国际和地区社会

老挝在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积极奉行和平、独立、友好、合作、融合的社会主义外交政策,主动融入国际和地区社会,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外交活动,逐步改善和加强与世界各国交往合作。截止20176月,已经与世界上13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世界上130个政党建立了党际联系,开展党际交往。把党际交往、政府外交、群众组织外交与国防治安工作紧密结合,曾积极主动承办了第七次亚欧议会联盟会议、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被选举担任联合国有关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成员国。

目前,老挝社会主义外交活跃,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如成功担任了东盟2016年轮值主席国。老挝党和政府提出有原则争取外部援助和支持的方针,接受中国、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济援助,开展经贸往来。在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合作的同时,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同东盟各国双边交往及区域多边交流合作。

三、老挝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老挝人民革命党在审视和把握国内大势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形成了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老挝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革新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效举世瞩目,但当前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开釆和原材料出口,不能创造足够的产品附加值,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生产效率低,科技利用率低,工农业领域现代化滞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外的其他领域投资不足。

二是执政队伍更新换代问题有待解决。2016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届一中全会进行了中央领导层的例行换届,80岁的朱马里·赛雅颂退出政治舞台,79岁的本扬·沃拉吉接任总书记职务;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的通伦·西苏里也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人。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数的80%以上。纵观整个政治局, 虽然体现了“ 老中青三结合”,但老挝的政治仍然是“老人政治”[6]。这必然存在着接班人的选择、执政能力挑战、执政队伍更新换代等问题。

三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缺乏。因老挝国家整体教育和人才培养基础的薄弱,当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尚不能同步,劳动力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竞争力相对较弱。

四是民族优秀文化受到侵蚀,追逐不正确价值观的现象有所放任,一些陈风陋习牵制、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毒品等一些社会消极现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构成了较大的影响。

五是社会治理体系尚未健全,治理能力有待提高,贪污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同时,老挝还存在经济对外依赖性过强、整体科学技术落后、投资环境滞后、商品无竞争力、无出口海岸和海运设施等诸多消极因素。当前,这些消极因素在一段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妨碍老挝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蔡文枞.老挝人民革命党简介[ J ] .东南亚研究,19911.

[2]老挝社会科学委员会党史编写组.老挝人民革命党简史[A].万象:老挝出版社,1992.

[3]朱马里赛雅颂.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R].万象时报,2016-1-20.

[4]朱马里赛雅颂.在纪念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新曙光,20153.

[5]钮菊生,方文.老挝人民革命党平稳换届,探索“清淡舒缓的社会主义”[N].国际先驱导报,2016-1-28.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