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的“红色政权”何以消失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11-13 21:30:34
摩尔多瓦的“红色政权”何以消失
李津津
[摘要]连续执政两届的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在2009年新一届的议会选举中失利,成为在野党。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此次败选,引起了西欧、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关注。本文从民族问题、经济问题和西方颜色革命影响三个角度对其丧失政权的原因进行剖析。
[关键词]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红色政权”;消失;原因
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在2001年2月25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从而成为执政党。当时这一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然而,正当人们对摩尔多瓦未来的发展踌躇满志的时候,2009年新一届的议会选举却让这个连续执政两届的政党黯然走下了执政的舞台。摩尔多瓦为议会共和制国家,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且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61个议席以上的支持才能当选。2009年4月5日,摩尔多瓦举行四年一度的议会换届选举,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赢得101个席位中的60个议席。但由于反对党集体抵制,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以一票之差未获议会批准。在6月3日举行的第二次总统选举中再次失败后,摩尔多瓦总统沃罗宁根据宪法有关规定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大选。7月29日,提前的大选中,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再次失利,只拿到了101个席位中的48个,无法单独组阁。8月11日,由4个右翼政党组建“融入欧洲”的执政联盟组阁执政。9月11日,总统沃罗宁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至此,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走下了执政舞台。这样一个“红色政权”的消失,难免让人有些惋惜。那么一个在欧洲资本主义的世界中领导“红色政权”8年的政党何以顷刻间丧失政权呢? 本文着重探讨致使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丧失政权的深层次原因。
一、民族矛盾致使人心涣散,缺乏坚实群众基础
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多民族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民族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前苏联由于对民族问题的忽视,以及片面强调大国沙文主义,最终导致了解体。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从前苏联解体出来的,民族复杂,整个国家人口中,各民族所占比例为: 摩尔多瓦族75.8%, 乌克兰族8.4%, 俄罗斯族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保加利亚族1.9%,茨冈族0.4%,犹太族0.1%,其他民族0.5%。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得以在2001年2月的议会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占全国人口总数1/3的俄语居民是该党的传统支持者。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了执政后将赋予俄语以第二官方语言的地位,并表示将致力于加入俄白联盟等亲俄政策,从而更加坚定了这部分选民对该党的支持。2002年初,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多次爆发抗议活动,集会群众明确要求摩当局废除把俄语定为第二国语的决定。很多人认为,政府的这一决定伤害了大多数摩尔多瓦人民的民族感情。[1]但是此后摩共由“亲俄”变为“反俄”,这使其失去了相当多俄罗斯族选民的支持。因此,在进入2005年的议会大选中,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得票率比2001年的那次大选有所下降,2005年的得票率为50.2%,在议会101个议席中夺得71席,而这次得票率降为45.98%,席位降至56席。2009年7月29日,摩尔多瓦提前举行大选。根据摩尔多瓦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此次议会选举全国投票率为58.8%。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得票率占45.1%,获得议会48个席位;“我们的摩尔多瓦”联盟得票率为7.4%,获8个议席;自由党得票率为14.4%,获15个议席;自由民主党得票率为16.4%,获17个议席;民主党得票率为12.6%,获13个议席。可以看出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将只能拿到议会101个席位中的48席,而反对党将拿到53席。执政党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失去多数议席, 并且因未获得绝对多数而无法单独组阁。这个结果已经被视为4个亲西方、亲欧洲政党的胜利。不能够正确处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能够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党缺乏对各民族的凝聚力,缺乏深厚的感情,缺乏坚实的党群信任关系,从而导致各民族对党的忠诚度不够,再加上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第二次上台组阁后,仅仅是抓住经济等现实问题不放, 并没有对民族矛盾问题做出应有的解决,致使这些民族的选民在选举中难于将自己的票坚定地投向该党。
二、西方颜色革命的影响,致使难于找到其他政党联合组阁
颜色革命是指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利用目标国家的社会矛盾和困难,制造政治危机,发动社会抗议、街头抗争,推翻合法政府的颠覆运动,它常常以某种颜色为标志。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颜色革命的本质并不是为了推行其所谓的“民主”,实质上也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一国内政的通道,进行“选举干预”、推行“两个冷战”、施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进行低价更迭政权的利器而已。它并不是一场新的制度性的根本变革, 而是一次具有深刻外部背景、比较激烈的内部政治力量更替。[2]自2003年10月以来,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发生了由西方操纵的、旨在推翻现政权的“颜色革命”。格、乌、吉“颜色革命”发生以后,一些人又在猜测独联体国家中,哪一个将是下一个“颜色革命”的对象。2003年和2004年分别发生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不流血革命极大地鼓动了摩尔多瓦的反对派领导人、基督教民主人民党主席尤里·罗什卡,在2005年的摩尔多瓦大选中,他打算将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变成一片橙色的海洋。罗什卡在该市的竞选总部外面覆盖着一张巨大的橙色宣传画,上面是他与乌克兰现任总统、2004年“橙色革命”领导人尤先科握手的照片。在选举开始前一天的集会上,罗什卡重点向他的支持者们展示的就是尤先科赠送给他的一条橙色围巾。他甚至打算租下基希讷乌的中心广场以便在投票结果公布后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最后不得不迫使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举起了“反俄”大旗,才使得此次的革命得以熄灭。也正是由于此次事件的影响, 共产党人党在2005年的选举中,得票率为45.98%,虽然保住了第一大党的地位,次组阁,但是共产党人党候选人沃罗宁离蝉联总统还是差了5票,最终由于共产党人党对反对派的分化,才使得沃罗宁顺利蝉联。2009年8月11日摩尔多瓦议会右翼4个政党签署协议, 宣布联合组建名为“融入欧洲”的执政联盟,执政8年的摩议会第一大党共产党人党因此成为议会少数派,失去了组阁权。然而,摩尔多瓦仍然处在共产党人党的统治下,因此也就理所当然地随时具备着发生革命的条件。反对派一直以来希望摩尔多瓦能够步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后尘,利用选举的机会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 投向西方世界的怀抱。而在此次的议会选举中,共产党人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得票率仍然居于首位,但是由于受西方颜色革命的影响,难于找到联合者共同组阁,致使丧失了政权。
三、经济上未能落实自己的执政纲领,违背了竞选口号
从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四大、五大的报告看,其基本政策主张集中在三个方面, 而其中最重要的两条,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纠正激进改革路线。增加经济领域的投资和国家预算,执行经济增长和贫困计划,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承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等。二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就业岗位和职工人均收入,增加国家预算对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养老金和学生的生活津贴,扩大社会保障等。[3]自从共产党人党总书记沃罗宁2005年再次当选总统以来,摩尔多瓦国内发展比其第一个任期经历了更多的挫折,尤其在农业经济领域,面临较大困难。
摩尔多瓦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又遭遇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价格计算为367.55亿列伊,与2004年相比增长7.1%,尽管这一速度保持了沃罗宁执政第一任期时平均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然而农业增长仅1%,其中农作物种植反而下降了2.1%,严重影响了国内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到2006年, 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增幅为沃罗宁担任总统以来最低一年。工业产量指数显示2006年比2005年下降6.9%,农业生产下降了4.6%。当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4.1%,为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4]2007年摩尔多瓦的经济形势依然没有起色,反而在夏季遭受一场60年不遇的旱灾, 农业遭受重创。持续干旱使摩尔多瓦84%的农业用地受到影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粮食署的协助下,才勉强没有发生饥荒现象。此次旱灾给这个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都占四成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打击。全年经济增长仅4%,通货膨胀率依然高达13.1%。相较于独联体其他国家平均7%的增长率而言,2007年摩尔多瓦的GDP增长幅度最低。近些年来,摩尔多瓦工资速度保持了较快增长,使得居民收入提高幅度仍旧高于物价增加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利指责的压力。
摩尔多瓦另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是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逆差急剧扩大。2005年,商品出口为10.91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只上升10.8%。而商品进口则达到了23.12亿美元。2006年外贸总额同比增长10.67%,大大超过国民经济4%的增长速度。其中进口贸易增幅过快,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达16.42亿美元。2007年1—11月,出口同比增长30.5%,而进口增长38.5%,贸易逆差已突破20亿美元。可以明显看出,近些年来, 摩尔多瓦的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一旦国际局势有重大变化,经济指标受影响巨大。进入2008年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俄罗斯遭受重大的创伤,这必然导致了举步维艰的摩尔多瓦经济雪上加霜,致使反对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统治的呼声一片,导致了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选举的失利。
从2008年以来, 多个准红色政权都遭遇了挫折。从洪都拉斯政变,尼泊尔毛派下台,无一例外地说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举步维艰。[5]从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走下执政舞台不难看出,民族问题依旧是关系到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正确处理好各民族的矛盾,实现各民族的大一统,对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经济问题仍然是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执政党保持长期执政的基本问题、首要问题。经济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能否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进而关系到能否实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这些又都直接影响着执政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影响着人民对执政党的信任程度。当然,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摩尔多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历史发展渊源,也时刻饱受着西方颜色革命的影响,加大了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执政难度,影响了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与其他各政党的友好关系,进而导致在此次选举中难于找到友好政党联合执政。这些说明,执政的共产党,不仅承受着各国政党发展的一般压力, 还由于其特殊的制度文化,因而时刻饱受着资本主义在各方面的侵蚀。摩尔多瓦“红色政权”的消失说明:执政的共产党要长期保持执政地位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鸣文.步履维艰的摩尔多瓦[J].瞭望新闻周刊,2002,(19).
[2]邢骅.“颜色革命”的冷思考[J].共产党员,2005,(6).
[3]汪亭友.摩尔多瓦共产党连续执政及其治党治国纲领[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4).
[4]何卫.摩尔多瓦艰难的经济转轨[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2).
[5]万达·德雷斯勒,陆象淦.在诸帝国和欧洲夹缝中生存———摩尔多瓦的悲剧命运[J].第欧根尼,2007,(1).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文章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09期